[实用新型]具有分流装置的肛门袋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5297.1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喜;陈桂铃;王晶;梁惠玲;白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喜;陈桂铃;王晶;梁惠玲;白远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A61F5/451;A61F5/45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流 装置 肛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分流装置的肛门袋。包括顶部开设有与人体肛周适配的开口的袋体,开口边缘设有粘贴层;袋体上开设有可与冲洗装置连通的冲洗接口,袋体下部通过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容器连通;袋体呈偏心圆锥状,冲洗接口设置于袋体的大端高点或最高点,冲洗接口上配接有封塞,袋体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袋体内腔及引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易产生少量粪便储留及肛袋边缘渗漏等问题,具有不易产生少量粪便储留、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IAD发生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分流装置的肛门袋。
背景技术
大便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表现之一,因肛管括约肌不能有效控制气体及粪便的排出,导致患者肛门不能自控的溢出大便,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溃烂、压力性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大便失禁患者因粪便中含有蛋白水解酶和脂肪分解酶,长时间浸渍皮肤易导致皮肤角质层丧失其原有的防护作用,即可发生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 matitis,IAD)。IAD早期表现为红斑、红疹、灼热、疼痛,严重可出现溃疡、糜烂、出血、伴或不伴感染。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IAD的关键,如何提高长期卧床大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近年来护理研究的重点。肛门袋可收集和容纳大便,减少大便弥漫范围,其底板材料主要是水胶体皮肤保护剂,能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的愈合,因此多为临床护理采用。
申请人检索的专利文献包括:
专利号为CN 202221063041.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多用一体式肛袋,其技术方案是:肛袋设有与人体肛周相配合的开口,肛袋连接有粘贴环,粘贴环设于开口周边,肛袋出口端连接有透明袋体,透明袋体内部为真空状,透明袋体连接有引流管接管和冲洗管接管,引流管接管和冲洗管接管内端均连通肛袋内腔,引流管接管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自由端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开有接口,接口外接抽吸机,冲洗管接管连接有输液器,引流管接管还可外接灌肠管等。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引流管接管袋内端口与袋口相平,当大便量多时,则容易被负压吸出来;当大便量少时,则会由于负压真空造成的肛袋扁缩,滞留于肛袋底端,易于造成肛袋边缘渗漏,增加粘贴环撕贴次数以及病人发生IAD的机会。
申请人未在现有国内专利数据库中发现与本申请相近似的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流装置的肛门袋,通过优化袋体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大便失禁患者的粪便储留,提升了临床护理的质量,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IAD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具有分流装置的肛门袋,包括顶部开设有与人体肛周适配的开口的袋体,开口边缘设有粘贴层;袋体上开设有可与冲洗装置连通的冲洗接口,袋体下部通过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容器连通;所述的袋体呈偏心圆锥状,冲洗接口设置于袋体的大端高点或最高点,冲洗接口上配接有封塞,袋体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袋体内腔及引流管连通。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表述偏心圆锥与正圆锥不同的是,由于偏心圆锥的定点投影不在底面中心,所以偏心圆锥通常采用“大端”、“小端”、“低点”、“高点”对其各个部位进行表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思还有:
为减少在使用状态下对于袋体的压缩变形,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袋体呈偏心直角圆锥状。
压力引流容器是在负压发生器的抽吸作用线下将袋体内的粪便引流排出,为便于生产及装配,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负压引流容器为引流袋。
为便于更好实现对袋体内少量粪便的引流,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分流管上端位于袋体的左侧和/或右侧的大端中点或高点。
为便于实现对于患者肛周的喷淋冲刷效果,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冲洗接口内表面为设有筛网或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喜;陈桂铃;王晶;梁惠玲;白远,未经林春喜;陈桂铃;王晶;梁惠玲;白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5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吸音棉切割用工装
- 下一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