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1151.X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4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雁;姬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雪雁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2 | 代理人: | 赵方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临床 手术 装置 | ||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结构复杂,握持不便,使用较为麻烦,没有防脱落装置,医护人员长时间握持容易导致滑落砸伤患者的问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上端相对一侧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槽,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远离防滑槽的一段分别固定连接有钢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现有的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大部分结构复杂,握持不便,使用较为麻烦,没有防脱落装置,医护人员长时间握持容易导致滑落砸伤患者,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结构复杂,握持不便,使用较为麻烦,没有防脱落装置,医护人员长时间握持容易导致滑落砸伤患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上端相对一侧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槽,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远离防滑槽的一段分别固定连接有钢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第一手柄的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手柄的下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圈。
优选的,两个所述钢带的下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结构复杂,握持不便,使用较为麻烦,没有防脱落装置,医护人员长时间握持容易导致滑落砸伤患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手柄;2、钢带;3、第一固定圈;4、防滑槽;5、第二固定圈;6、第三固定圈;7、第二手柄。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手柄1,所述第一手柄1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手柄7,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的上端相对一侧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槽4,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远离防滑槽4的一段分别固定连接有钢带2。
所述第一手柄1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3,第一手柄1的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5。
所述第二手柄7的下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圈6。
两个所述钢带2的下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握持,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根据个人握持习惯选择将相应手指伸入第一固定圈3、第二固定圈5和第三固定圈6,第一固定圈3、第二固定圈5和第三固定圈6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手指发力,同时防止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脱落,然后医护人员可将手术针的针柄夹持在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上端相对面的防滑槽4内,防滑槽4可有效放置手术针脱落,医护人员握持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时两个钢带2受力,当医护人员松开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时在钢带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7会恢复如图1所示状态,便于取下手术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雪雁,未经刘雪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1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工程用施工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