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49585.8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文;王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管道 连接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其包括连接管和滑动器,所述连接管包括内连接头和外连接头,所述内连接头用于固定连接管道的承口,所述外连接头用于连接管道的插口,所述滑动器设置在外连接头与管道的外壁之间,所述滑动器包括内环体和外环体,所述内环体与管道的外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外环体与外连接头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与内环体的外壁均为圆柱形且套设连接,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与内环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本申请具有使管道能够适应热胀冷缩,减少管道损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过程中对于部分电路采用地下铺设的方式,位于地下的电缆线路为了使电缆得到保护和方便维护,在电缆的外侧设置有管道,管道的直径通常在30-50cm。电缆铺设时,先将管道埋设在地下,然后再沿着管道穿设电缆,特别是对于变电站施工所采用的110KV高压电缆,通常位于城市内,通过管道铺设能够提高安全性。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电力工程用的管道,管道为混凝土预制工艺形成的圆柱形,且管道的一端成形有承口,另一端成形有插口,承口的一端直径局部放大,方便将另一个管道的插口与承口进行连接,并且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然后将承口与插口连接处的外侧填充混凝土层将接口的位置进行封堵,从而使管道内的电缆得到保护,减少地下水的侵蚀。
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管道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时发生热胀冷缩,使管道容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管道能够适应热胀冷缩,减少管道的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和滑动器,所述连接管包括内连接头和外连接头,所述内连接头用于固定连接管道的承口,所述外连接头用于连接管道的插口,所述滑动器设置在外连接头与管道的外壁之间,所述滑动器包括内环体和外环体,所述内环体与管道的外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外环体与外连接头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与内环体的外壁均为圆柱形且套设连接,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与内环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内连接头与一个管道的承口连接,外连接头与另一个管道的插口连接,并在外连接头与管道的外壁之间设置滑动器,滑动器包括内环体和外环体,外环体的内壁与内环体的外壁均为圆柱形,当外环体套在内环体上时,通过O型密封圈对内环体与外环体之间密封,从而内环体固定在管道上,外环体固定在外连接头上,使管道发生热胀冷缩时,管道能够带动内环体相对于外环体发生滑动,从而使管道能够适应热胀冷缩,以减少管道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内连接头与外连接头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所述内连接头、外连接头及过渡段一体设置,所述内连接头、外连接头与过渡段均为混凝土材料制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连接内连接头和外连接头,并且内连接头、过渡段及外连接头为一体设置的混凝土结构,使连接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的内壁设置成第一锥面,所述外环体的外壁设置成第二锥面,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的横截面呈八字形布置,所述第一锥面与管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圈,所述第二锥面与外连接头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外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的横截面呈八字形,从而当内密封圈固定在管道上,外密封圈固定在外连接头上,然后向同一个方向移动内环体和外环体能够同时挤压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进而使内环体通过内密封圈对管道密封,使外环体通过外密封圈对外连接头密封。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与外环体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内环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内环体距离的连接件,两个所述外环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外环体距离的连接件,两个内环体对称设置,两个外环体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49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