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41798.6 | 申请日: | 2023-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5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越;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娜 |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育苗 填装压实 基质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和系统,该装置包括:架体,压实组件和填装组件;压实组件与支撑柱可活动地相连,包含压实板以及连接在压实板上的至少一个压实件;填装组件与支撑柱相连且位于压实组件下方,包含至少一个基质容器和阻挡件,基质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压实件可穿过出料口;阻挡件用于调节出料口的开闭。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地调节基质填充量和压穴深度,保证压穴的均匀性,提高压穴效率,提高育苗效果,可连续化操作,装置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和维修方便,占用空间小,易于加工制作,不需单独的设备维护,无需电源,属于半机械化操作工具,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穴盘育苗省时省力,育出的种苗成活率高、质量好,是植物生产中常用的技术。在穴盘育苗过程中,需要根据种子覆土高度压实基质,利于种子根茎的生长和根系缠绕,以便起坨。不同植物种子所需的覆土深度不同,生产中不适当的覆土深度容易造成种子出苗不齐、影响出苗率、幼苗瘦弱等问题,也会使成品苗品质不一。
目前生产上主要有人工和机械填装压实基质两种方式,传统的人工填装压实基质是人工将基质装入穴孔内,利用育苗盘的底部进行压穴,具体为:将装好基质的育苗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6盘为一撂,上面放一只空盘,两手平放在盘上均匀下压至要求深度为止。此方式并未考虑种子覆土高度不同而调节基质填充量,且人为下压无法产生均匀的压力,压实效果不一致,需要多次按压。机械填装压实基质效率高,但设备投入高,难以被小农/散户运用。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填装压实基质目前均存在压穴深度难以调节的问题,人工压穴的深度不易控制,机械压穴需要重新选择及更换配件以满足不同的压穴深度需求,步骤繁琐。
因此,亟待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且可调节覆土高度的标准化填装压实基质装置以降低散坨率,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幼苗质量及产量,解决种子出苗不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和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地调节基质填充量和压穴深度,保证压穴的均匀性,提高压穴效率,降低散坨率,提高育苗效果,可实现连续化生产,装置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和维修方便,占用空间小,易于加工制作,不需单独的设备维护,无需电源,属于半机械化操作工具,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含:竖向相对设置的多个支撑柱;压实组件,所述压实组件与所述支撑柱可活动地相连,所述压实组件包含:压实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压实板上的至少一个压实件;填装组件,所述填装组件与所述支撑柱相连且位于所述压实组件下方,所述填装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基质容器和阻挡件,所述基质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压实件可穿过所述出料口;所述阻挡件用于调节所述出料口的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穴盘育苗的填装压实基质装置,通过调节填装组件中的阻挡件开启,以便使基质容器内的基质通过出料口下落至下方放置的穴盘中。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压实板的下落高度,压实件可穿过基质容器进入穴盘,对其中的基质进行压穴。由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地调节基质填充量和压穴深度,保证压穴的均匀性,提高压穴效率,降低散坨率,提高育苗效果,可实现连续化生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和维修方便,占用空间小,易于加工制作,不需单独的设备维护,无需电源,属于半机械化操作工具,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
具体地,所述填装组件可整体沿水平方向从所述架体上取出或放入。
具体地,所述阻挡件选自可拆卸的挡板或者设置于所述基质容器底部的阀门。
具体地,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把手。
具体地,至少二个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位置标记和限位器,用于控制压实板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41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场高速专用车道管理装置
- 下一篇:新型镀锡铜线加工制造用收卷上引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