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桂生皮表层刨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22308.8 | 申请日: | 2023-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 |
| 主分类号: | A23N15/00 | 分类号: | A23N15/00;B65H5/36;B65H5/0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林兴宁 |
| 地址: | 538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皮 表层 刨皮机 | ||
1.一种玉桂生皮表层刨皮机,其特征是:所述刨皮机设有机架,机架上架设有传送机构、刨皮机构、废料收集机构和动力驱动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在机架顶面架设有一对前后并行间隔排列的立置托板,两立置托板均由下托板、中托板和上托板立向堆叠组成,下托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下托板的顶面叠放着与下托板等长的中托板并设有竖向螺钉进行锁定,中托板的顶面叠放着比中托板短的上托板并设有竖向螺钉进行锁定;在两立置托板之间架设有三组呈“品”字形排布的横向环形输送带,分别为上输送带和位于上输送带下方同一平面并形成左右间隔排列的两下输送带,上输送带的下带面与两下输送带的上带面之间的通道为输送通道,两立置托板之间在对应输送通道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架设有与输送通道形成对接的出料导槽和进料导槽;上输送带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主动辊筒和上从动辊筒进行支撑和驱动,上主动辊筒的辊轴两端转动支承在上托板与中托板叠合处架设的轴承内,上从动辊筒的辊轴两端转动支承在上托板与中托板叠合处开设的横向长孔内,并设有横向拉紧装置对上从动辊筒的辊轴两端进行向右拉拽,以对上输送带进行张紧;下输送带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下主动辊筒和下从动辊筒进行支撑和驱动,下主动辊筒和下从动辊筒的辊轴两端转动支承在中托板与下托板叠合处架设的轴承内,下输送带在其下带面的下方设有下张紧辊筒向上顶压进行张紧,下张紧辊筒的辊轴两端转动支承在下托板顶面向下开设的U形槽内,并设有竖向弹性顶推装置对下张紧辊筒的辊轴两端进行向上顶推;
所述刨皮机构设有刨刀、调节板和弹力胶辊,其中刨刀和调节板水平架设在上输送带下方的两下输送带之间的位置,刨刀的刃口朝右且刨刀顶面与下输送带的上带面平齐,调节板设置在刨刀的右侧,调节板的顶面比刨刀的刃口低,由此形成一定的吃刀深度;两下托板的顶面分别架设有托座,两中托板的底面设有和托座相对应的下缺口,托座的顶面设有刨刀卡槽和调节板卡槽,刨刀的两端分别架放在两托座的刨刀卡槽内,调节板的两端在上下两侧叠放调整垫片后分别架放在两托座的刨刀卡槽内,当中托板固定叠放在下托板顶面时,由中托板的下缺口同时对托座、刨刀、调节板、调整垫片进行限位和夹紧;所述弹力胶辊为内部设有蜂窝状柱孔的可弹性变形胶辊,弹力胶辊架设在上输送带的环套内对应刨刀刃口正上方的位置,弹力胶辊的下辊面从上侧弹性顶压上输送带下带面的中部,弹力胶辊的辊轴两端转动支承在上托板与中托板叠合处架设的轴承内;
所述废料收集机为一段在机架内部倾斜架设的废料排出槽,废料排出槽的上端位于机架中部对应刨皮机构正下方的位置,废料排出槽的下端向机架后侧下方倾斜伸出;
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在机架下部设有电机和减速器,电机设有电路与机架旁侧的电机正反转换开关相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组件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机架顶面在前侧立置托板的前方还固定架设有与前侧立置托板并行间隔排列的辅助托板,辅助托板与立置托板的下托板等高,辅助托板的顶面在对应两下主动辊筒和左侧的下从动辊筒的位置架设有前轴承,两下主动辊筒和左侧的下从动辊筒的辊轴前端头向前伸出一段距离并转动支承在对应的前轴承上;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架设在前侧立置托板与辅助托板之间的链传动组件与上主动辊筒、弹力胶辊、两下主动辊筒相连接,由电机带动上主动辊筒、弹力胶辊、两下主动辊筒同时转动,使上输送带的下带面和两下输送带的上带面形成由右向左的同向同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桂生皮表层刨皮机,其特征是:所述链传动组件在前侧立置托板与辅助托板的底面下侧通过轴承座架设有水平纵向的中间转轴,链传动组件还设有第一链圈、第二链圈、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链轮,与中间转轴相连接并形成前后间隔排列的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与左侧的下主动辊筒的前端辊轴相连接的第四链轮、与左侧的下从动辊筒的前端辊轴相连接的左压轮、与右侧的下主动辊筒的前端辊轴相连接并形成前后间隔排列的第五链轮和右压轮、与上主动辊筒的前端辊轴相连接的第六链轮、与弹力胶辊的前端辊轴相连接的第七链轮;第一链圈将第三链轮、第六链轮、第七链轮环绕在内并分别形成啮合,左压轮和右压轮在第一链圈的外侧对其进行导向和限位;第二链圈将第一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环绕在内并分别形成啮合,第二链轮从第二链圈的外侧与其形成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223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锅
- 下一篇:一种自动对位贴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