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笔、显示模组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21230.8 | 申请日: | 2023-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王禄娜;王国伟;吴坚强;李响;刘天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38;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任晨雪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笔 显示 模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显示模组及车辆,所述触控笔包括触发器和光电传感器;触发器用于开启或唤醒触控笔以使触控笔与被控设备进行第一互连,在触控笔与被控设备实现第一互连的情况下,光电传感器用于向被控设备发射光线以使触控笔与被控设备进行第二互连;在第一互连的情况下,触控笔处于蓝牙模式,在第二互连的情况下,触控笔处于光感模式;在蓝牙模式下,触控笔接触式操控被控设备,在光感模式下,触控笔非接触式操控被控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由选择触控笔的使用模式,从而有效解决目前触控笔的灵活性低,导致用户操作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显示模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车辆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代步出行,而是更希望车辆集成更多高端、智能的功能,可以供用户在车内学习、办公、娱乐等,以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目前,车载显示屏的功能逐渐增多,大多都具备触控功能,可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互连,代替其屏幕作为显示终端,供用户进行娱乐办公等。为便于操作,用户通常需要借助触控笔来对车载显示屏进行操作,但目前的操作方式中,用户均需要将触控笔与车载显示屏接触才能进行操作,若车辆后排人员想要进行操作,则只能调换座位或由前排人员代为操作,从而严重限制了操作的灵活性,导致用户操作受限,为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触控笔、显示模组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目前触控笔的灵活性低,导致用户操作受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控笔,所述触控笔包括触发器和光电传感器;
所述触发器用于开启或唤醒所述触控笔以使所述触控笔与被控设备进行第一互连,在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被控设备实现第一互连的情况下,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发射光线以使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被控设备进行第二互连;
在所述第一互连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处于蓝牙模式,在所述第二互连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处于光感模式;
在所述蓝牙模式下,所述触控笔接触式操控所述被控设备,在所述光感模式下,所述触控笔非接触式操控所述被控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笔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笔体端部的笔头;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所述笔体,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笔头,所述笔头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执行第一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体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执行语音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体的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用于实现所述触控笔的无线接听。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体的按键部,所述按键部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执行第二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部包括翻页按键、确认按键、音量按键和开关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卷缩于所述笔体内的柔性感光键盘,所述柔性感光键盘用于向所述被控设备执行第三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体的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的明暗程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所述柔性感光键盘的亮度和/或颜色。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用于与上述任一项触控笔互连,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安装部和感光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固定所述触控笔,所述感光部用于接收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触控笔以及上述的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21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红外热成像仪固定支架
- 下一篇:建筑垃圾无尘破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