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3862.X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申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0 | 分类号: | H01L23/40;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封装 半导体 隔离 安装 防护 装置 | ||
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包括内外两层绝缘衬套,绝缘导热介质,金属封装半导体管,螺钉紧固件以及散热器;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通过螺钉紧固件,散热器连接,他们之间设有内外两层绝缘衬套,以及绝缘导热介质,各部件之间紧密贴合。本防护装置在传统螺钉紧固方式的基础上,有效地加大了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导电部分的安规爬电距离,防止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工作过程中尖端放电或短路等故障的发生,从而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通讯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金属半导体器件都是通过螺钉紧固方式、弹簧夹压装方式或者胶粘方式紧紧贴合在散热器表面,从而实现传热的目的。
其中金属半导体器件通过弹簧夹压装方式贴合在散热器表面,生产加工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胶粘工艺依赖于粘胶的质量、烘烤设备及其工艺局限性,批量生产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而传统的金属半导体器件通过螺钉紧固方式又受限于安规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太小,易产生尖端放电和短路的风险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在传统螺钉紧固方式的基础上,有效地加大了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导电部分的安规爬电距离,防止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工作过程中尖端放电或短路等故障的发生,从而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包括内外两层绝缘衬套,绝缘导热介质,金属封装半导体管,螺钉紧固件以及散热器;
所述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通过螺钉紧固件与散热器连接,之间设有内外两层绝缘衬套和绝缘导热介质,各部件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衬套和绝缘导热介质配合使用,加大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导电部分的安规爬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两层绝缘衬套通过螺钉紧固件安装在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和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热介质为片状或膜状,有耐高压击穿性能,贴合设置在金属封装半导体管和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封装半导体管的封装包括但不限于TO220、TO247以及TO264。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内外两层绝缘衬套(1)和(7)以及绝缘导热介质(2)通过螺钉紧固件(4)将金属封装半导体管(3)与散热器(5)紧密贴合,由于内外两层绝缘衬套(1)和(7)的存在,可以大幅增加金属封装半导体管(3)导电部分到散热器(5)之间的安规爬电距离(6)。
2.防止金属封装半导体管(3)工作过程中尖端放电或短路等故障的发生,从而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3.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具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能更加有效地加大了金属封装半导体管(3)导电部分的安规爬电距离(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封装半导体管隔离安装防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无安全距离防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外绝缘衬套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外绝缘衬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外绝缘衬套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内绝缘衬套的第一种结构形态第一视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3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网格布收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水雾降尘用造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