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06485.7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魏耀铖;王兆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越摩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2 | 分类号: | H01L23/492;H01L23/49;H10B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云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公开了芯片封装结构。该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芯片和基板,芯片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芯片、第一基板、第二芯片和第二基板在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第一芯片电连接于第一基板上,第二芯片电连接于第二基板上,第一基板的长度和/或宽度小于第二基板的长度和/或宽度,使第二基板的端部能在水平方向凸出第一基板的端部,以能通过引线电连接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基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封装结构,能在保证引线可靠连接基板的同时,简化封装过程,提高效率,降低封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一种将电路小型化的方式。芯片封装能将芯片与其他器件进行连接,并起到固定及保护芯片的作用。
在电子元器件向集成化和小型化发展的趋势下,芯片的尺寸及容量增大,同时需要减小整体空间占用。因此,芯片和基板的连接方式不断改进,如:通过封装层叠的方式实现芯片封装,以能实现充分、合理地利用基板,并使芯片的容量满足需要。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封装层叠一般在第一基板21'上通过焊料6'焊接SSD(即固态硬盘)芯片11';将NAND(即计算机闪存设备)存储芯片12'的正面焊接在第二基板22'上,NAND存储芯片12'的背面通过胶体5'连接第一基板21';随后进行整体塑封,并对整个塑封体4'喷金处理形成喷金层41',之后再对塑封体4'设有电路外接点的一面进行激光开槽,以能通过引线3'电连接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的端部。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的尺寸相同,使得二者端部齐平,为保护引线3'需要通过喷金后开槽的方式,使引线3'在保持可靠连接的同时,不会过多凸出于塑封体4'外表面,但也造成整个封装流程繁琐,不利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封装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芯片封装结构,能在保证引线可靠连接的同时,简化封装过程,提高效率,降低封装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芯片封装结构,包括:
芯片,所述芯片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芯片和所述第二基板在竖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和/或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长度和/或宽度,使所述第二基板的端部能在水平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基板的端部,以通过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接点,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接点,所述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接点和所述第二电接点,以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接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且在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芯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接点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且在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芯片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基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二基板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芯片为SSD芯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胶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芯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芯片水平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芯片为NAND存储芯片。
可选地,还包括塑封体,所述塑封体包设于所述芯片和所述基板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越摩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越摩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06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