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95542.6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安云云;梁海兵;安云有;梁兵;侯振宏;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云云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3/03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64 | 代理人: | 左勇 |
地址: | 7413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杆 密封 采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且方便的对光杆和密封柱进行控制,减少旋钮转动时间,提高防护效率的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一种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包括有基板、电机、配重块、采油头、压缩塞和上油管等,基板后部上侧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配重块,基板顶部连接有采油头,采油头与配重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采油头前部连接有压缩塞,基板前部连接有上油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扭柄均与相邻的光杆和密封柱挤压配合,控制光杆和密封柱进行移动,从而达到了能够快速且方便的对光杆和密封柱进行控制,减少旋钮转动时间,提高防护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对石油进行采集时,通常是在石油开采区域进行打井,再使用采油装置对石油进行开采。
现有的采油装置,通常是通过电机带动机械臂进行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机械臂带动活塞在出油管内进行上下移动,将石油井内的石油抽出进行收集,现有采油装置在进行采油时,会在出油管处设置光杆密封器,通过光杆密封器防止石油泄漏,当石油意外发生泄漏时,通过转动旋钮控制光杆在出油管内向上进行移动,对出油管进行封堵,同时通过密封胶囊进行充气,对光杆进行挤压环抱,提高光杆密封效果,但是现有装置在对旋钮进行转动时,转动圈数较对时间较长,难以在第一时间使得光杆对出油管进行封堵,影响防护效果。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在研发了一种能够快速且方便的对光杆和密封柱进行控制,减少旋钮转动时间,提高防护效率的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对旋钮进行转动时,转动圈数较对时间较长,难以在第一时间使得光杆对出油管进行封堵,影响防护效果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且方便的对光杆和密封柱进行控制,减少旋钮转动时间,提高防护效率的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光杆密封器的采油装置,包括有基板、电机、配重块、采油头、压缩塞、上油管、出油管和密封机构,基板后部上侧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配重块,基板顶部连接有采油头,采油头与配重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采油头前部连接有压缩塞,基板前部连接有上油管,压缩塞与上油管内部滑动式连接,上油管上部连接有出油管,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配重块向上进行转动,配重块向上进行转动使得采油头向下带动压缩塞向下进行移动,当配重块在重力原因下,向下进行转动复位时,采油头向上带动压缩塞进行移动,采油头和压缩塞上下往复运动,使得使用能够通过上油管导入到出油管内,通过出油管进行导出,上油管上设有用于防止石油意外泄漏污染环境的密封机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密封机构包括有扭柄、光杆、密封柱和密封环,上油管内部滑动式连接有光杆,光杆下部连接有密封环,上油管前后两部滑动式连接有多个密封柱,上油管外壁右侧转动式连接有多个扭柄,扭柄均与相邻的光杆和密封柱挤压配合,控制光杆和密封柱进行移动,上部扭柄转动带动光杆上下移动,光杆上下移动带动密封环上下移动,对上油管进行密封,前后两部的扭柄转动带动密封柱进行前后滑动,与光杆进行贴合对上油管进行密封。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有控制管、控量块、活动块和限位圈,上油管下部连接有控制管,控制管内部后侧连接有控量块,控量块与控制管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活动块,控制管和控量块上下两侧之间均连接有限位圈,活动块能够根据石油流量在控量块和控制管之间滑动,调节石油流量大小。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基板前部设有接油盘。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扭柄上均设有橡胶软垫。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控量块为上窄下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云云,未经安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95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