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082894.8 | 申请日: | 202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彪平;刘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古瑞瓦特云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2 | 代理人: | 赵李娜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交流电 充电 老化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包括电网配电柜、隔离高压直流电源、HPS混合逆变器和交流电充电桩,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入端与电网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HPS混合逆变器的电池输入端连接,隔离高压直流电源将通过电网配电柜从电网中获取的电网电压整流为直流高压电输出给HPS混合逆变器;HPS混合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入口连接,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出口与电网配电柜的输入端连接,HPS混合逆变器将接收到的直流高压电逆变为交流充电桩需要的交流电,HPS混合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交流充电桩后回流到电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普及度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大量增长,交流充电桩作为家用充电桩和共享充电桩的首选产品,需求量将会爆发性增长。目前在交流充电桩生产老化测试阶段,普遍使用交流充电桩和负载搭配进行老化测试。在老化过程中,负载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电费支出,同时负载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工作环境温度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配电柜、隔离高压直流电源、HPS混合逆变器和交流电充电桩,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网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HPS混合逆变器的电池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将通过所述电网配电柜从电网中获取的电网电压整流为直流高压电输出给所述HPS混合逆变器;所述HPS混合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入口连接,所述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出口与所述电网配电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HPS混合逆变器将接收到的直流高压电逆变为所述交流充电桩需要的交流电,所述HPS混合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所述交流充电桩后回流到电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HPS混合逆变器包括DC转AC模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HPS混合逆变器作为测试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交流电充电桩包括多个交流充电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交流电充电桩包括第一交流电充电桩和第二交流电充电桩,所述第一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入口与所述HPS混合逆变器的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出口与所述第二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出口与所述电网配电柜的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其包括电网配电柜、隔离高压直流电源、HPS混合逆变器和交流电充电桩,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网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HPS混合逆变器的电池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高压直流电源将通过所述电网配电柜从电网中获取的电网电压整流为直流高压电输出给所述HPS混合逆变器;所述HPS混合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入口连接,所述交流电充电桩的充电输出口与所述电网配电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HPS混合逆变器将接收到的直流高压电逆变为所述交流充电桩需要的交流电,所述HPS混合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所述交流充电桩后回流到电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电充电桩老化测试装置,通过利用隔离高压直流电源的隔离特性,HPS混合逆变器的逆变功能及对电网放电功能,实现由隔离高压直流电源从电网取电,电能经过HPS混合逆变器在回到电网,实现高效节能,降低热量产生。另外,通过引入HPS逆变器设备作为测试设备,利用逆变器的逆变功能和对电网放电功能(并网模式)达到循环放电,降低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古瑞瓦特云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古瑞瓦特云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82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