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77332.4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鲁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信启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0 | 代理人: | 吴少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料码料 装置 设备 | ||
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设有由下侧往上侧逐级延伸的第一台阶部以及第二台阶部,外侧为用于容置物料的容置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内侧设有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浮动板,所述浮动板相对所述第一台阶部设有第一顶起台阶,相对所述第二台阶部设有第二顶起台阶,本申请能自动化生产,且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的方法方案,生产工艺比原方式生产在成本与生产效率的上进行了巨大优化,产品且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仅缩减了生产工艺工序,挺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此种方式能保证模具机械手有效夹取管件,且减少人工放料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模具内,需要用到很多值长筒管件的物料,工人需要人工堆叠好这些物料然后进行二次成型从而冲出需要的形状,对此由于该物料产量巨大,人工操作效率极低,继续采用人工取放料的方式无法满足产量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设有由下侧往上侧逐级延伸的第一台阶部以及第二台阶部,外侧为用于容置物料的容置区域;
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内侧设有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浮动板,所述浮动板相对所述第一台阶部设有第一顶起台阶,相对所述第二台阶部设有第二顶起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以及支架的上端倾斜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起台阶和第二顶起台阶的端面亦呈倾斜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角度为垂直法向水平切斜5°-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板相对所述第一台阶部靠近物料处延伸至少一个工件尺寸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浮动板以及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板,所述浮动板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是可调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用于限位物料滚动的限位架。
本申请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能自动化生产,且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的方法方案,生产工艺比原方式生产在成本与生产效率的上进行了巨大优化,产品且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仅缩减了生产工艺工序,挺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此种方式能保证模具机械手有效夹取管件,且减少人工放料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和浮动板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3所示,参考图1,结构如下:一种自动上料码料装置设备,包括壳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77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灶
- 下一篇:一种污水沉淀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