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气路结构的TDLAS燃气泄漏检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074353.0 | 申请日: | 202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奇;王利军;孙金平;朱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9;G01M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气路 结构 tdlas 燃气 泄漏 检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气路结构的TDLAS燃气泄漏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管道气路、环境气路、激光通路和平衡挡板,所述管道气路和环境气路对称分布于激光通路两侧,平衡挡板安装于激光通路上部。当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可信度评判时,传感器可主动切换管道气路与环境气路的开闭,将激光通路内含微量燃气的管道气体,逐渐更新为不含微量燃气的环境空气,并通过比较气体更新过程中的激光TDLAS测量结果,来判断微量燃气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果明显、适用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有效拓展了TDLAS燃气泄露传感器的检测下限,解决了高灵敏度与高误报警之间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泄露检测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双气路结构的TDLAS燃气泄漏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城市天然气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生命线之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然而,天然气同时也是甲类化学危险品,爆炸极限为5%到15%,稍有泄漏,很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火源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与人员伤害。因此,对城市天然气的泄漏检测,包括在天然气场站、天然气输送管道、工商业终端用户等三类场合进行天然气泄漏检测,一直都是燃气安全的重点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天然气泄漏检测的传感器可分为多类: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化学传感器、声学分析传感器、光学测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多种。其中,激光TDLAS(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因其对燃气泄漏检测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响应实时等优势,近些年逐渐在业内脱颖而出。TDLAS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对外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探测激光,在光束路径内,如果有燃气泄漏,燃气将对激光产生吸收,未被吸收前光强与被吸收后光强的比值与燃气浓度成比例关系,进而可求解燃气泄露浓度。
理论上,TDLAS对燃气泄漏检测的下限值可以很低(即TDLAS的灵敏度可以非常高,某公司TDLAS产品宣称可检测到0.9ppm的微量燃气)。但实际上,TDLAS对极微量天然气泄漏的检测结果,却始终令人存疑,因为根据实际测试结果,高灵敏度和高误报警始终是相伴相随。因此,TDLAS下限检测的准确性和置信度,是制约TDLAS真正发挥价值的关键,只有下限检测的结果十分可信,才能真正让TDLAS传感器获得比其他传感器(如催化燃烧类)更为广泛的应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对微量燃气检测的结果可信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双气路结构的TDLAS燃气泄漏检测传感器,通过主动切换管道气路与环境气路的开闭,将激光通路内含微量燃气的管道气体,逐渐更新为不含微量燃气的环境空气,并通过比较气体更新过程中的激光TDLAS测量结果,来判断微量燃气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气路结构的TDLAS燃气泄漏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管道气路、环境气路、激光通路和平衡挡板,所述管道气路和环境气路对称分布于激光通路两侧,平衡挡板安装于激光通路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气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管道气路外壁、管道气路内壁、管道气路连接杆、管道气路球形铰链和管道气路微型真空泵;所述管道气路外壁连接天然气管道,管道气路球形铰链固定在平衡挡板左侧底部,管道气路微型真空泵固定在平衡挡板左侧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气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环境气路外壁、环境气路内壁、环境气路连接杆、环境气路球形铰链和环境气路微型真空泵,所述环境气路外壁连接燃气阀井盖外部的空气,环境气路球形铰链固定在平衡挡板右侧底部,管道气路微型真空泵固定在平衡挡板右侧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通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激光收发一体器、激光反射板和激光球形铰链,所述激光球形铰链一端固定在激光反射板顶部,另外一端固定在平衡挡板底面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74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简易的绿色环保隔音板
- 下一篇:快拆式级联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