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酯聚合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61525.0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4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谈广建;朱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瑞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B01J4/00;B01J19/00;C08G18/42;C08G6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高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聚合 生产 辅料 定量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聚合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应用于聚酯聚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二限流孔与第一限流孔重合的面积,控制聚酯原料混合物滴落到储存室内部的速度,然后通过外部观察储存室内部已有的聚酯原料混合物的量进行相对应的调节,在储存室内部聚酯原料混合物的量合适时,将其导入到反应腔中的设置,实现了精准控制聚酯原料混合物添加反应量的效果,从而提高聚酯聚合的效率;通过转动螺杆使螺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螺纹进行相互咬合,带动釜盖在支撑杆的支撑下向上移动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聚酯搅拌釜釜盖抬起对内部清洗的功能,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酯聚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酯聚合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
目前,公开号为:CN21513953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固体饮料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包括主体、设在主体上的加料机构、设在主体内腔中的撒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主体顶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加料管,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套在加料管外部的扩展管和设在扩展管上的粉碎组件,所述撒料机构包括设在主体内腔中的添加罐、设在添加罐外侧的顶撑架和驱动添加罐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顶撑架内部设有驱动腔室,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两个与主体转动连接的内支轴以及分别对称焊接在两个内支轴外壁的搅拌杆,所述主体底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该中药固体饮料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使辅料迅速在固体饮料中分散开来,并随着搅拌机构的工作而与固体饮料迅速混合均匀。
目前聚酯聚合生产时需要添加苯乙烯、甲醇、二元酸、二元醇等多种化合物,并且需要使用搅拌釜将其搅拌均匀后在向混合腔室中加入混合物与惰性气体以及其他反应料进行反应,现有向混合腔室中添加混合物时主要依赖于人工手动控制阀门进行开关,导致添加的量不够精准,后续还需要向反应腔内部抽取或滴加,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搅拌釜依赖于电机带动搅拌辊对聚酯原料进行搅拌,这也导致搅拌釜的釜盖过于沉重,单人难以搬动,在需要打开釜盖对搅拌釜内部的残料进行清洗时比较麻烦,劳动强度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聚合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其优点是精准控制聚酯原料混合物添加反应的量和便于将聚酯搅拌釜釜盖抬起对内部清洗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聚酯聚合生产用辅料定量添加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釜盖,所述釜体的表面栓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同釜盖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储存室,所述排料口和储存室之间滑动套接有环套,所述环套的内部开通有第二限流孔,所述排料口的底部开通有同第二限流孔配合使用的第一限流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二限流孔与第一限流孔重合的面积,控制聚酯原料混合物滴落到储存室内部的速度,然后通过外部观察储存室内部已有的聚酯原料混合物的量进行相对应的调节,在储存室内部聚酯原料混合物的量合适时,将其导入到反应腔中的设置,实现了精准控制聚酯原料混合物添加反应量的效果,从而提高聚酯聚合的效率;通过转动螺杆使螺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螺纹进行相互咬合,带动釜盖在支撑杆的支撑下向上移动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聚酯搅拌釜釜盖抬起对内部清洗的功能,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一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套粘有防滑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省力的快速转动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盖顶部的两侧均开通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同时添加不同的聚酯原料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瑞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瑞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61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管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猪肠衣的清洗翻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