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大豆蛋白粉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059792.4 | 申请日: | 202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6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管桂林;任晓燕;刘峰;吕达;武燕华;孙美馨;傅龙刚;史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御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3/80 | 分类号: | B01F33/80;B01F33/82;B01F101/3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井奉军 |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大豆 蛋白粉 粘合剂 原料 混合 系统 | ||
一种连续式大豆蛋白粉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系统,涉及大豆蛋白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造粒粘合剂原料混合不均匀和易变质的问题,包括:原料罐,原料罐设置为多个,多个原料罐平行设置,多个原料罐通过管道分别与计量泵相连接,计量泵的出料口与第一组加热器相连接,第一组加热器的出料口与混合器相连接,混合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胶体磨相连接,胶体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组加热器相连接,第二组加热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喷雾造粒系统相连接;实现连续化供料,无料液囤积;采用两次低温加热物料,比现有技术90℃以上温度加热相比,节约能耗;采用胶体磨乳化各原料组分,比简单的搅拌方式更均一,最终造粒效果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蛋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大豆蛋白粉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中。大豆蛋白的制备过程一般是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塔对其进行喷雾干燥,将大豆蛋白液制备成大豆蛋白粉。但是由于大豆蛋白粉颗粒较小较轻,所以在生产包装和使用过程会产品较大的蛋白扬尘,并且在水中的分散、溶解性较差,限制了大豆蛋白粉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大豆蛋白粉生产企业会在加工过程中增加大豆蛋白粉造粒的工艺。将不同配方的原料混合按比例混合后形成造粒粘合剂,喷涂到大豆蛋白粉颗粒表面,即可改善其扬尘性和溶解性。
但是目前对于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多是将各种原料按比例加入到搅拌罐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进行搅拌混合。此方法存在多个问题,一是在搅拌罐搅拌速度过低,造成溶液混合不均匀,影响造粒效果;二是此方法为间歇式工作,为了满足连续生产的需求,需一次性配制数吨重的粘合剂溶液,经数小时的存放会发生变质,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造粒粘合剂原料混合不均匀和易变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式大豆蛋白粉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系统,解决了现今存在的装置混合不均匀、易污染,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连续化供料,即混合即用,不浪费原料,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式大豆蛋白粉造粒粘合剂原料的混合系统,包括:原料罐,原料罐设置为多个,多个原料罐平行设置,多个原料罐通过管道分别与计量泵相连接,计量泵的出料口与第一组加热器相连接,第一组加热器的出料口与混合器相连接,混合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胶体磨相连接,胶体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组加热器相连接,第二组加热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喷雾造粒系统相连接。将各造粒粘合剂原料组分分别置于原料罐内,按照造粒粘合剂配方的要求设置各原料罐后的计量泵流量,各造粒粘合剂原料首先经过第一组加热器进行预热至30-40℃,经过单向阀后进入混合器进行预混合;随后,造粒粘合剂溶液进入胶体磨进行高速混合和乳化,此时溶液呈现均一稳定的乳液状态;造粒粘合剂溶液进入第二组加热器加热至50℃以上,即可进入喷雾造粒系统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胶体磨与第二组加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测定管道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第一组加热器与混合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阻止管道内物料反向流动。
进一步地,第二组加热器与喷雾造粒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测定造粒粘合剂的温度和流速。
进一步地,混合器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隔板。
进一步地,圆形隔板包括A隔板和B隔板,A隔板的中间设置有出料口,B隔板的周侧设置有出料口,A隔板与B隔板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整个造粒粘合剂溶液配制过程实现了连续化操作,减少了在线员工的数量,可满足大豆蛋白粉工业连续化生产的需求。其次,本系统可实现物料的即混即用,解决了目前造粒粘合剂溶液因长时间囤积产生微生物污染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本系统造粒粘合剂溶液温度要求低于现有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御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御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9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