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007055.X | 申请日: | 2023-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7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邓灿;胡学羽;夏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22 | 分类号: | C21B7/22;C21B7/24;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48 | 代理人: | 程文敢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高炉 煤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包括缓冲除尘罐,缓冲除尘罐的煤气进口管道上沿着煤气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露点检测仪和伴热装置,伴热装置配置有流量调节阀,缓冲除尘罐的煤气出口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仪,温度检测仪与流量调节阀联锁以调控进入缓冲除尘罐的煤气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法回收装置,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使煤气出口管道上温度检测仪所在位置的温度高于煤气进口管道上的煤气露点温度,由于缓冲除尘罐内的露点温度低于煤气进口管道上的露点温度,则缓冲除尘罐罐内煤气温度更高于其露点温度,从而保证了罐内煤气不会析出机械水,避免了除尘滤袋糊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高炉均压煤气全干法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企业环境治理和挖潜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高炉逐渐新增了料罐均压煤气除尘净化回收装置。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炉顶旋风除尘器)回收,二是湿法除尘回收,三是干法布袋除尘回收。其中,直接回收法得到的均压煤气粉尘含量较高,无法并入高炉净煤气总管;湿法回收需要大量水除尘,同时产生废水。因此,干法布袋除尘回收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回收的均压煤气往往温度较低,当低于煤气露点温度时,会析出水分,均压煤气中的粉尘遇水变湿后粘度变大,会导致除尘布袋糊袋,从而影响除尘效果。因此,如何在干法回收过程中解决糊袋问题,是均压煤气干法回收中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其主要解决的是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中因罐内温度低而导致除尘滤袋糊袋,从而影响除尘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包括缓冲除尘罐,缓冲除尘罐通过煤气进口管道连通高炉炉顶料罐,煤气进口管道上沿着煤气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露点检测仪和伴热装置,伴热装置配置有流量调节阀,缓冲除尘罐通过煤气出口管道连通净煤气总管,煤气出口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仪,温度检测仪与流量调节阀联锁以调控进入缓冲除尘罐的煤气的温度。
其中,所述伴热装置为蒸汽伴热装置,蒸汽伴热装置的蒸汽进口总管上设置电动切断阀和所述的流量调节阀。
其中,所述的缓冲除尘罐包括上罐体和连接在上罐体下方的灰斗,上罐体内部设有防冲击导流板,防冲击导流板将上罐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煤气进口管道的一端伸入下腔室内部,下腔室与灰斗连通,煤气出口管道连接在上腔室顶部,上腔室内部设有除尘滤袋。
为了增强安全性,上罐体顶部设有罐顶安全阀。
为了便于清除缓冲除尘罐内壁粘结的煤灰,所述缓冲除尘罐的外部设有仓壁振打器。
为了检测除尘效果,温度检测仪和缓冲除尘罐之间的流路上设有粉尘检测仪。
其中,灰斗呈锥形,为了掌握灰斗内部积灰的情况以便定时清理,灰斗内部设有上灰位检测仪和下灰位检测仪。为了便于将煤灰装入灰车,灰斗底部设有卸灰球阀和加湿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糊袋的高炉均压煤气干法回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煤气进口管道上设有露点检测仪和带流量调节阀的伴热装置,煤气出口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仪,通过将温度检测仪与煤气进口管道上的伴热装置的流量调节阀开度联锁,以调控进入缓冲除尘罐的煤气的温度,煤气进入缓冲除尘罐后压力会降低,从而降低煤气露点温度,缓冲除尘罐中的煤气露点温度低于煤气进口管道中的煤气露点温度,由于温度检测仪所在位置的煤气的温度低于缓冲除尘罐内部的煤气温度,因此,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使温度检测仪所在位置的煤气温度高于煤气进口管道中的煤气露点温度,则缓冲除尘罐罐内煤气温度更高于煤气进口管道中的煤气露点温度(也就是高于缓冲除尘罐内部的煤气露点温度)从而保证了罐内煤气不会析出机械水,避免了除尘滤袋糊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07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