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96915.7 | 申请日: | 202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段忠祥;田锋;王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刘丰艺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格 节点 计算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几何边的网格划分参数;所述网格划分参数包括初始步长、尺寸增长率、最大网格尺寸和预设节点数;
基于所述网格划分参数计算线网格的最终节点数;
基于网格划分参数和最终节点数采用渐变推进法计算几何边上的中间节点的参考值;
基于所述中间节点的参考值计算几何边上的网格点的坐标,生成线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格划分参数计算线网格的最终节点数,包括:
S21、将已分割总长度、起始端已分割长度、末端已分割长度均置为零;可分割节点数置为1;
S22、基于所述网格划分参数分别计算起始端可分割长度和末端可分割长度;
S23、若起始端可分割长度小于末端可分割长度,则将已分割总长度和起始端已分割长度分别加上起始端可分割长度;否则,将已分割总长度和末端已分割长度分别加上末端可分割长度;可分割节点数加1;
S24、若已分割总长度小于几何边的总长度,则返回步骤S22,否则计算结束,根据预设节点数和可分割节点数确定最终节点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网格划分参数分别计算起始端可分割长度和末端可分割长度,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起始端可分割长度h1;
根据公式,计算末端可分割长度h2;
其中,L1表示起始端初始步长,L2表示末端初始步长,R1表示起始端尺寸增长率,R2表示末端尺寸增长率,D1表示起始端已分割长度,D2表示末端已分割长度,Lmax表示最大网格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节点数和可分割节点数确定最终节点数,包括:取预设节点数和可分割节点数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节点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渐变推进法为从几何边的两端向中间渐变推进计算中间节点的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网格划分参数和最终节点数采用渐变推进法计算几何边上的中间节点的参考值,包括:
S31、将当前起始端索引置为零,将当前末端索引置为N-1,其中,N表示最终节点数;
S32、分别计算当前起始端可推进长度、当前末端可推进长度以及未计算段平均长度;
S33、若未计算段平均长度小于起始端可推进长度和当前末端可推进长度,则根据未计算段总长度和未计算中间节点的数量计算中间节点的参考值;否则,若当前起始端可推进长度小于等于当前末端可推进长度,则当前起始端索引加1,计算当前起始端索引对应中间节点的参考值;若当前起始端可推进长度大于当前末端可推进长度,则当前末端索引减1,计算当前末端索引对应中间节点的参考值;
S34、若当前末端索引与当前起始端索引的差大于1,则返回步骤S32;否则,计算结束,得到中间参考点的参考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格节点数计算的线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计算当前起始端可推进长度;根据公式计算当前末端可推进长度;其中,iL表示当前起始端索引,iR表示当前末端索引,L1表示起始端初始步长,L2表示末端初始步长,R1表示起始端尺寸增长率,R2表示末端尺寸增长率,ts[iL]表示当前起始端索引对应中间节点的参考值,ts[iR]表示当前末端索引对应中间节点的参考值,Le表示几何边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969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