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伸展式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及其展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94240.2 | 申请日: | 2023-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稼元;张巨勇;吴锋泉;陈学雷;周民权;徐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10;H01Q1/12;H01Q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昊泽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9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伸展 式星载单锥 展开 天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伸展式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及其展开方法。本发明的伸缩机构中套筒一、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依次嵌套形成伸缩杆,且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内分别设有锁定件一、锁定件二、锁定件三、锁定件四和锁定件五,气囊置于伸缩杆内腔;张紧机构中调整螺栓设于柱筒内,调整螺栓底端与限位块构成转动副,张紧盘通过开设的螺纹孔与调整螺栓连接。本发明在进入太空前使天线锥体处于折叠状态,减小了天线锥体的体积,实现了提高空间收拢率,节省火箭运载空间的目的,进入太空后通过气囊的膨胀带动伸缩杆伸长,进而带动天线锥体展开,实现了天线锥体的展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星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伸展式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及其展开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高效利用火箭运载体积,星载天线、太阳翼等设备需要在发射时保持折叠姿态,待卫星进入轨道后再展开进入工作状态。
星载天线中的单锥天线具有非频变特性,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火箭运载质量,但是目前尚无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单锥天线在火箭的存储空间中所占空间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款适用于星载工况的单锥展开天线,在提高空间收拢率、节省火箭运载空间的同时,还要保证天线型面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气动伸展式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及其展开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气动伸展式星载单锥展开天线,包括伸缩机构、张紧机构、天线锥体、固定底座和气源装置。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筒一、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柱筒、气囊和端盖;所述套筒一、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的直径依次递减,且套筒一、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依次嵌套形成伸缩杆;所述套筒一内侧壁的上端、柱筒内侧壁的下端以及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和套筒五内侧壁的两端均开设有沿周向等距布置的n个柱孔,n≥2;所述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内位于下端柱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锁定件一、锁定件二、锁定件三、锁定件四和锁定件五,锁定件一、锁定件二、锁定件三、锁定件四和锁定件五均为具有弹性的环形片,且各环形片的外沿均设有一体成型且沿周向等距布置的n个圆柱销,所述锁定件一、锁定件二、锁定件三、锁定件四和锁定件五上的每个圆柱销分别嵌入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上位于下端的一个柱孔内,与相应的柱孔构成滑动副,各圆柱销的外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球头;所述端盖固定于套筒一的下端;气囊置于伸缩杆的内腔,且气囊上端与柱筒下端固定,气囊下端的充气管穿过端盖上开设的圆孔与气源装置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限位块、调整螺栓和、张紧盘和定位销。所述调整螺栓设于柱筒内,调整螺栓底端与限位块构成转动副;所述张紧盘通过开设的螺纹孔与调整螺栓连接,张紧盘底部一体成型的柱体嵌入柱筒内腔,与柱筒构成滑动副,且张紧盘顶部一体成型的圆环上开设有沿周向等距布置的多组孔组,孔组由正对的两个孔洞组成,调整螺栓上开设有腰形槽,定位销穿过腰形槽和其中一组孔组。
所述天线锥体为漏斗状,天线锥体的上端与张紧盘固定,下端与套筒一上一体成型的圆台上端固定;固定底座与套筒一上一体成型的圆台下端固定。
其中,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柱筒和张紧盘上一体成型的柱体均为棱柱体,套筒一、套筒二、套筒三、套筒四、套筒五和柱筒的内腔均为棱柱形,天线锥体由金属丝编织形成。
优选地,所述气源装置包括压缩气瓶、减压阀、电磁阀和导气管,压缩气瓶的出口与减压阀的输入口连接,减压阀的输出口与电磁阀的输入口连接,电磁阀的输出口与导气管的进口连接,导气管的出口与气囊的充气管连接,压缩气瓶内装有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体一和限位体二,限位体一和限位体二固定于柱筒内,且限位体一和限位体二上开设的凹槽合并形成台阶孔,调整螺栓的螺栓头置于台阶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94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驾驶方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换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