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相流换热系统和热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79106.5 | 申请日: | 202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罗二仓;胡剑英;常德鹏;罗靖;孙岩雷;陈燕燕;张丽敏;余国瑶;吴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F25B41/40;F25B40/06;F25B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博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流换热 系统 | ||
1.一种两相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100),所述换热器(100)包括用于相互换热的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用于通入外部流体介质;
介质循环管路,所述介质循环管路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连接有液化装置、流体输送泵(220)和气液两相转换组件,所述介质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下游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100)的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和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装置为过冷装置(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相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两相转换组件包括加热装置(230)和压力调节器(240),所述加热装置(230)设置在流体输送泵(220)的下游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装置(250),所述回热装置(250)包括第三介质通道(251)和第四介质通道(252),所述第三介质通道(251)连通在所述换热器(100)与所述过冷装置(210)之间,所述第四介质通道(252)连通在所述流体输送泵(220)与所述加热装置(2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两相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循环管路内的介质的干度处于0.3~0.5。
6.一种热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热器(500)和设置在所述回热器(500)两端的第一换热系统(300)和第二换热系统(400),所述第一换热系统(300)用于加热工质,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00)用于冷却工质,至少所述第一换热系统(300)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两相流换热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声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系统(300)的介质循环管路内的介质的饱和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00)的介质循环管路内的介质的饱和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300)内的介质为金属,所述第一换热系统(300)的流体输送泵(220)为电磁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00)内的介质为乙醇或水,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00)的流体输送泵(220)为液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500)为平行流道结构、多孔泡沫结构或堆叠丝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791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