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硝化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58074.0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尹伟;张强;李士浩;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静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硝化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硝化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转轴,壳体内腔交错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侧边和第二隔板的侧边均向上延伸有凸环,第一隔板靠近其侧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二和通孔三,通孔三向上延伸有延伸管一,第二隔板靠近其侧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四,通孔四向上延伸有延伸管二,延伸管二的上端和其上方相邻的通孔二连通,延伸管一的上端和其上方相邻的通孔一连通,转轴上下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转轴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本污泥硝化处理设备,将污泥处理中水平连续流动分割成若干个上下连通的水平流动段,占地小,采用刮扫并逐层下落的方式实现沉积泥沙的清理,对污泥有氧反应处理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水污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硝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均会产生污水,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产生沉积的污泥,污泥中含有有机污染物,相比于化学和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处理效果较好,且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生物处理常采用厌氧反应池,污泥经反硝化反应降低污泥中的氮以及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厌氧反应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然后将厌氧反应池中的污泥输送到有氧反应池并不断曝气提高有氧生化的效率,为了保证污泥在厌氧反应和有氧反应的程度,常采用平流式和辐流式的容器,污泥的流通通道为水平连续,为了保证污泥在容器中反应时间,容器水平面尺寸大导致其占地面积大,若将流经通道改成竖直方向折返的若干个相互连通的水道,沉积的泥沙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硝化处理设备,使反硝化反应和厌氧反应同步进行,且将污泥处理中水平连续流动分割成若干个上下连通的水平流动段,占地小,采用刮扫并逐层下落的方式实现沉积泥沙的清理,对污泥有氧反应处理影响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硝化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转轴,所述壳体内腔交错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侧边和第二隔板的侧边均向上延伸有凸环,所述第一隔板靠近其侧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二和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向上延伸有延伸管一,所述第二隔板靠近其侧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四,所述通孔四向上延伸有延伸管二,所述延伸管二的上端和其上方相邻的通孔二连通,所述延伸管一的上端和其上方相邻的通孔一连通。
所述转轴上下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转轴一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隔板上侧设有贴合滑动且具有弹性的刮杆,所述刮杆和转轴的侧面连接。
所述壳体内腔底侧设有曝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底侧设有多孔板,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往复驱动件,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所述固定件二上安装有转动的圆环板,所述固定件一和圆环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安装有与圆环板侧边卡接的卡扣,所述转轴和驱动机构之间安装有伸缩传动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杆和转轴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板的外侧和第二隔板凸环的内壁贴合,所述多孔板对应延伸管一的位置设有开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板内设有磁粉,且刮杆为弹性磁性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一沿转轴滑动,且固定件一上安装有定位的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腔底侧设有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上安装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和最下方的第一隔板通孔三对应设置,所述集料斗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壳体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板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隔板为金属材质或者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8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