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56548.8 | 申请日: | 202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3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锋;许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8G63/08;C08G63/78;B01J4/00;B08B9/043;B01F23/4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研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9 | 代理人: | 王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合成 系统 | ||
1.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包括原料罐(2)、预聚合罐(3)和聚合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2)的底部与所述预聚合罐(3)的顶部之间垂直设置物料输送管道(1),所述预聚合罐(3)的底部与所述聚合罐(4)的顶部之间垂直也设有物料输送管道(1);
所述物料输送管道(1)包括输送管道本体(11),所述输送管道本体(11)的外部顶端设有第一驱动(12),所述第一驱动(12)垂直转动连接进液竖管(13)的上端部,所述进液竖管(13)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输送管道本体(11)的内部,所述进液竖管(13)上垂直间隔设有若干输送结构(14),所述输送管道本体(11)的底端设有排液管(16),所述进液竖管(13)与所述排液管(16)相联通,所述排液管(16)将经过输送结构(14)输送后的物料排出所述输送管道本体(11)并送至下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14)包括输送单元(141),所述输送单元(141)整体呈圆台形状,所述输送单元(141)顶端的直径小于底端的直径,所述输送结构(14)包括上台面(142),所述进液竖管(13)与上台面(142)中心位置的连接口(144)固定连接并向下延伸;所述进液竖管(13)上靠近所述上台面(142)的管壁一周均匀设置若干出液口(148),通过所述出液口(148)将进液竖管(13)内的物料送到上台面(1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14)还包括阀门(145),所述进液竖管(13)内部且位于所述上台面(142)的下方设置有可控制开关的阀门(145),通过阀门(145)控制进液竖管(13)内物料是否继续由所述进液竖管(13)向下方输送;所述上台面(142)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面,每个下方输送单元(141)的上台面(142)的直径大于上方输送单元(141)的底部直径;当所述阀门(145)关闭时,所述进液竖管(13)内的物料通过出液口(148)流入所述上台面(142),待所述上台面(142)的液体堆积过量后会沿着所述输送单元(141)的圆台外壁向下流淌并滴至下方所述输送单元(141)的上台面(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14)还包括支撑杆(146),所述输送单元(14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下端面向下敞口,在所述输送单元(141)内部靠近下端面的内壁上固定设置左右对称的支撑杆(146),所述支撑杆(14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输送单元(14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进液竖管(13)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杆(146)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用于对输送单元(141)的加热;所述支撑杆(146)上设置温控器(147),所述温控器(147)与所述支撑杆(146)内的电热丝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输送结构(14)还包括竖直挡板(143),沿着所述输送单元(141)下端面的四周垂直设有竖直挡板(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本体(11)的内部且位于所有输送结构(14)的最下方设有接液结构(15),所述接液结构(15)包括接液单元(151),所述接液单元(151)为漏斗状,所述进液竖管(13)的末端与接液单元(151)的中间处连接固定且连接处设有排液口(153),所述排液管(16)上设置排液阀(161),通过所述排液阀(161)控制排液管(16)的打开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乳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竖管(13)的底部呈喇叭口,且喇叭口上设有若干排液口(153),所有所述排液口(153)的总开口面积要大于上方所有输送单元(141)上台面(142)的出液口(148)的开口面积之和;在所述接液单元(151)的上端面的四周垂直设置向上挡板(152);所述进液竖管(13)的顶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7)与进料管道(19)的出口转动连接,所述接液单元(151)的底端与所述排液管(16)之间通过第二旋转接头(18)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65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