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31242.7 | 申请日: | 202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2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臧伟;罗能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苏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lc 控制 压延 复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及方法,该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纠偏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压延气压稳压系统、复合液压控制系统、压延复合测距系统以及触摸屏,PLC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伺服驱动器、纠偏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压延气压稳压系统、复合液压控制系统、压延复合测距系统以及触摸屏连接。本发明系统组构合理,补锂工艺更完善,使得补锂后的极片能量密度更高,导电性能更优,节省锂带的消耗,实现极片能量密度的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行业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主流纯电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正在160-200Wh/kg之间。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动力电池的发展要求,到2020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300Wh/kg,2025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400Wh/kg。在材料研究没有突破瓶颈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振实密度,增加它们在电极中的含量,是提高电池高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新能源行业对极片进行补锂的工艺十分多样化,无统一标准,无法将锂带均匀转移复合到极片中,良率不高,造成材料浪费,生产成本高。因此,仍需然研发探索更佳的极片补锂技术,实现极片能量密度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极片补锂技术存在无法均匀的将锂带均匀转移复合到极片中,良率不高,造成材料浪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纠偏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压延气压稳压系统、复合液压控制系统、压延复合测距系统以及触摸屏,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所述纠偏控制系统、所述张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延气压稳压系统、所述复合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压延复合测距系统以及所述触摸屏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还分别与A面PET膜放卷电机、A面PET膜收卷电机、极片放卷电机、A面锂带放卷电机、压延辊电机、转移辊电机、复合辊电机、隔热膜放卷电机、极片收卷电机、锂带夹持辊电机、锂带涂油辊电机、锂带牵引辊电机、锂带侧面涂油辊电机、A面PET膜涂油辊电机、压延间隙调整电机、复合间隙调整电机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基于PLC控制的极片压延复合补锂系统,所述纠偏控制系统包括A面PET膜放卷纠偏传感器、A面PET膜收卷纠偏传感器、极片放卷纠偏传感器、A面锂带放卷纠偏传感器、隔热膜放卷纠偏传感器、极片收卷纠偏传感器、A面PET膜放卷纠偏输出机构、A面PET膜收卷纠偏输出机构、极片放卷纠偏输出机构、A面锂带放卷纠偏输出机构、隔热膜放卷纠偏输出机构以及极片收卷纠偏输出机构,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A面PET膜放卷纠偏传感器、所述A面PET膜收卷纠偏传感器、所述极片放卷纠偏传感器、所述A面锂带放卷纠偏传感器、所述隔热膜放卷纠偏传感器、所述极片收卷纠偏传感器、所述A面PET膜放卷纠偏输出机构、所述A面PET膜收卷纠偏输出机构、所述极片放卷纠偏输出机构、所述A面锂带放卷纠偏输出机构、所述隔热膜放卷纠偏输出机构以及所述极片收卷纠偏输出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31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