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茶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698606.6 申请日: 2023-06-13
公开(公告)号: CN116496863A 公开(公告)日: 2023-07-28
发明(设计)人: 林杰;林豪韦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正和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G3/022 分类号: C12G3/022;C12G3/024;C12G3/026;C12H1/07;C12H1/18
代理公司: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代理人: 陈财亮
地址: 354200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杨梅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老枞水仙茶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后,得到老枞水仙毛茶,冲泡老枞水仙毛茶,过滤,得到老枞水仙茶水,备用;将杨梅清洗后榨汁,并过滤,得到杨梅汁,备用;取杨梅汁,加入谷胱甘肽、维生素C、葡萄籽提取物和抗氧化酶,酶解后加入老枞水仙茶水,备用;将糯米淘洗干净,并将糯米浸透,过滤后进行隔水蒸煮,再将糯米饭置于酿酒缸中,加入茶水和酵母,密封发酵,得到茶酒发酵液,过滤,得到茶酒清液;对茶酒清液进行蒸馏后装缸,陈酿、杀菌、装瓶。本发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和并添加有效成分,提高了茶酒中花青素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花青素的降解率,达到了保留茶酒色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杨梅茶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酒,顾名思义,是茶和酒的结合,即以茶叶、酒精、饮用水为主要原材料,辅以其他各类添加剂酿制或配制而成的功能性饮品的统称。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品之一,蕴含着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其一直有“万病之药”之称,其中绿茶的抗氧化成分较高,有诸多活性作用,如延缓皮肤衰老,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茶酒在加工过程中茶叶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都溶于酒里,使得茶酒集结茶和酒的优势于一身,有着极高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有研究表明:茶酒老少皆宜,适量饮用茶酒,益于身体健康,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健胃消食、缓解疲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保健作用。随着茶饮料市场规模的快速崛起,茶酒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茶饮料加工过程中会受温度、pH、空气等因素影响,使其中的茶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香气等物质产生相应化学变化,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内含物质含量均会相应减少。在贮藏过程中,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及香气成分等都会发生显著的下降。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563333A,公开了一种茶酒制作工艺,它不对茶叶进行发酵,而是直接与发酵后纯粮混配,通过蒸馏而成,粮食经浸泡、蒸煮糊化、糖化、低温发酵,茶粮比例按每百斤发酵后的纯粮配20-30斤干茶,或者是配鲜嫩茶30-35斤,混配均匀,蒸馏180-210分钟馏出的茶酒在低温下陈化,过滤即可勾兑、装瓶,可以制作出高、低度茶酒,具有高钙滋补功能,按所用绿茶、红茶或鲜嫩茶叶不同酿制出的绿茶酒、红茶酒和青茶酒,酒体透明、无沉淀物,当该发明制备的茶酒仅仅是对茶粮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得到的,制得的茶酒的口感较为单一。再如中国专利CN103266037B,公开了一种茶果酒。以红茶、草莓、杨梅为主要原料,添加水和辅料蔗糖经发酵而成;各原料的重量份是:草莓25-35份,杨梅15-25份,蔗糖10-15份,红茶2-4份,水3-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草莓、杨梅清洗后打成果浆;将红茶加水,沸水煮1h-2h后,加入1-4份蔗糖,制得含糖茶水;将果浆和制得的含糖茶水混合均匀,将剩余的蔗糖全部投入其中,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取0.001-0.002份干酵母粉,投入2-5mL的28℃温糖水中室温发酵2h,再将温糖水投入所得的溶液中,混合均匀,装入发酵容器中,在室温下发酵40h-54h;静置,分离,弃沉淀,将上清酒液装入发酵罐,在室温下二次发酵55h-65h;静置,分离,弃沉淀,上清酒液在密封容器中灭活、熟化2-5个月后灌装即得到茶果酒成品。该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并缩短了酒的陈酿时间,但该发明在制备茶酒的过程中容易使水果中的花青素被分解,导致制得的茶酒的色泽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茶酒的制备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茶酒中花青素的含量,使茶酒的色泽鲜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杨梅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集的新鲜老枞水仙茶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后,得到老枞水仙毛茶,冲泡老枞水仙毛茶,冲泡结束后过滤,得到老枞水仙茶水,备用;

S2:在20-25℃的环境下,用富氢水将新鲜杨梅清洗后榨汁,并过滤离心使渣、核与汁分离,得到杨梅汁,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和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和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