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级电液伺服旋转阀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0597.1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姚龙元;李坤;姜小琛;张伟;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9/00;F15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伺服 旋转 | ||
1.一种二级电液伺服旋转阀,包括左阀罩(1),油塞(2)、(7),阀体(3),阀套(4),阀芯(5),驱动芯(6),控制透盖(8),右阀罩(9),螺钉(10)(14)(16)(18),磁钢(11),永磁体(12),驱动线圈(13),驱动芯连接件(15),左透盖(17),联轴器(19),角位移传感器(20);
其特征在于:角位移传感器(20)的轴通过联轴器(19)与阀芯(5)左端轴相连,测量阀芯转角,实现闭环控制;阀体(3)内腔中加工有七个环形槽,其中中间的五个依次与底板直孔左回油口T2、左工作油口B、高压进油口P、右工作油口A、右回油口T1相通,通油长孔(22)将阀体左环形槽(21)、阀体右环形槽(28)、高压油腔(25)连通;阀套(4)上加工有五个环形槽与阀体(3)上中间五个环形槽一一对应形成了左回油腔(23)、左工作油腔(24)、高压油腔(25)、右工作油腔(26)、右回油腔(27),阀套(4)上还加工有两组阀套左通孔(41)、阀套右通孔(42)以及四组矩形控制阀口a、a’、b、b’,两组通孔及四组控制阀口中每组两个沿径向对称分布,径向对称的两个阀套端横向槽(36)中加工有阀套轴端横向槽通孔(35),阀套(4)右末端加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阀套轴端高压通油孔(29);阀芯(5)轴端加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阀芯轴端扇形凸台(43)和一个阀芯轴向油槽(32),阀芯轴向油槽(32)壁上加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扇形腔回油控制口(30),在阀芯端环形槽(34)中加工有四个均匀分布阀芯端径向通油孔(33),阀芯端径向通油孔(33)连通阀芯轴向油槽(32),阀芯(5)上加工有四个弓形槽与阀套(4)配合形成右上工作腔F、右下工作腔F’、左上工作腔G、左下工作腔G’,上、下工作腔之间经通孔连通,每组弓形槽之间形成的通油控制扇面H恰好遮住阀套(4)上的四组控制阀口a、a’、b、b’;驱动芯(6)加工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两个驱动斜槽(31),阀芯(5)处于中位时,两个驱动芯斜槽(31)恰好被四个均匀分布的扇形腔回油控制口(30)中两个孔间的间隔部分完全遮盖,使驱动芯斜槽(31)不与扇形油腔M、M’、N、N’相通,驱动芯(6)通过驱动芯连接件(15)与驱动线圈(13)连接形成第一级电驱动;控制透盖(8)加工有对称的两个透盖扇形凸台(44)与阀芯轴端扇形凸台(43)及阀套(4)配合形成四个扇形油腔M、M’、N、N’作为第二级液力驱动腔,油腔之间的压力差驱使阀芯(5)旋转,实现液流方向改变和流量大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05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