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XWc1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59416.3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6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尹飞;陈炜杰;李振宇;肖勇;彭争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C12R1/01;A62D101/04;A62D101/28;A62D101/26;A62D101/22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51064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纹 夜蛾 准霍氏肠 杆菌 xwc1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XWc1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保藏号:GDMCC NO:63411。本发明的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XWc1菌株可以提高斜纹夜蛾抗性的产生,通过能够在体外降解双酰胺类农药溴虫氟苯双酰胺;本发明的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XWc1菌株为斜纹夜蛾抗性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由于其具有农药降解方面的应用,为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斜纹夜蛾肠杆菌Enterobacter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世界性分布的广食性害虫。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对棉花、玉米、大豆和花生等栽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由于斜纹夜蛾的高繁殖率,田间不得不依赖大量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长期不合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经使得斜纹夜蛾进化出对许多杀虫剂的高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阿维菌素等。抗性谱不断扩大,斜纹夜蛾的抗药性治理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对于斜纹夜蛾的抗性研究具有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菌株XWc1及其应用,所述菌株能够在只含溴虫氟苯双酰胺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中生存,且能在体外对该农药进行降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纹夜蛾准霍氏肠杆菌,命名为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quasihormaechei XWc1,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2023年4月27日;生物保藏号:GDMCC No:63411。
本发明的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为圆形白色菌落,表面光滑有光泽,半透明状边缘整齐。呈单个或链状排列。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6.0-7.0,兼性厌氧,无芽孢。
本发明的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对d-半乳糖、d-葡萄糖、麦芽糖、d-甘露醇、阿拉伯糖、蜜二糖、d-果糖、d-木糖、海藻糖、棉子糖、蔗糖、d -龙胆二糖、L-鼠李糖、甘油、L-山梨醇都能利用。
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可以提高斜纹夜蛾的抗药性。
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可以在体外降解双酰胺类农药溴虫氟苯双酰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XWc1菌株用于降解农药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表明,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具备提高斜纹夜蛾对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抗药性,同时能在体外降解溴虫氟苯双酰胺农药,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可以作为抗性机理研究的基础生物材料,用于害虫抗性机理研究,也可以作为生物降解材料,应用于减少农药残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分离平板图;
图2示出了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quasihormaechei XWc1菌株在MS培养基中的生长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9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逆流离子交换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片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