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及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57038.5 | 申请日: | 202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1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26;B01D53/62;B01D53/82;B01D53/68;B01D53/46;H01M10/42;H01M10/052;H01M10/052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害物质 处理 构件 制备 方法 装置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及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包括:第一颗粒层,包括含金属或合金类颗粒;第二颗粒层,包裹第一颗粒层,且包括碳类颗粒;透气垫,位于第二颗粒层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储能装置产生的部分有害气体流通至第一颗粒层,被第一颗粒层处理,从而保证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对有害气体处理的可靠性,保证处理效果;且通过碳类颗粒的第二颗粒层对第一颗粒层的包裹,可以减小含金属或合金类颗粒泄露至电极组件,从而造成储能装置短路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及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使用寿命的要求,而电池内部环境的稳定是保证电池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尤其是电池内部的压力值,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电池内部压力过大,容易引起电池鼓包,使电池内部的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极片上粘附的活性物质脱落;如果电池内部压力增大至临界值,将触发为安全设置的防爆阀爆破开启,使二次电池失效。
相关技术中,二次电池通常是由盖板组件、电极组件和壳体组成。实际生产过程是分别制作顶盖,电极组件和壳体,然后使用金属转接件分别焊接盖板组件的极柱和电极组件的极耳,再将电极组件放入壳体内,再用顶盖盖合壳体的开口后焊接密封,以形成二次电池的基本结构。之后,采用人工注液的方式,通过设置于顶盖上的注液孔加注电解液,并在完成之后对注液孔进行焊接密封。
而在二次电池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比如电解液的分解、壳体内水分超标等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变差;且随着壳体内有害气体的增多,也易导致在电极组件的极片表面游离过多的活性离子,久而久之便形成树枝状的结晶,待枝晶长到一定长度容易刺穿隔膜,导致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处理有害气体的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及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包括:
第一颗粒层,包括含金属或合金类颗粒,所述含金属或合金类颗粒用于处理储能装置产生的有害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颗粒层,包裹所述第一颗粒层,且包括碳类颗粒,所述碳类颗粒用于处理所述有害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透气垫,位于所述第二颗粒层的厚度方向的两侧。
本申请中,由于碳类颗粒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孔隙,以及碳类颗粒本身所具有的第二孔隙,便于碳类颗粒在对二氧化碳处理的同时,储能装置产生的部分有害气体沿第一孔隙、第二孔隙流通至第一颗粒层,被第一颗粒层处理,从而保证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对有害气体处理的可靠性,保证处理效果;且通过第二颗粒层对第一颗粒层的包裹,可以减小含金属或合金类颗粒泄露至电极组件,从而造成储能装置短路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另外,由于第二颗粒层位于两层透气垫之间,在避免阻挡有害气体流通的同时,便于提供缓冲作用,避免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因振动等原因造成第一颗粒层和第二颗粒层的颗粒破散的情况,保证了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气相有害物质处理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至少一壳壁具有透气孔;
所述外壳包括底板、顶板、侧板和封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一侧开口的空腔,所述封板盖合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第一颗粒层、所述第二颗粒层、所述透气垫均位于所述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7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线束组装设备和屏蔽线束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波长边发射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