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露天坑充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45093.2 | 申请日: | 2023-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明;谢盛青;逄铭璋;杜贵文;李浩;付建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32 | 分类号: | E21C41/32;E21F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虎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 充填 方法 | ||
1.一种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充填管路伸入露天坑内;
利用所述充填管路将充填料浆充填至所述露天坑内厚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充填层以便在所述充填层内形成充填体;
在所述露天坑内从下至上依次充填并形成多个沿上下方向堆叠的所述充填体;
其中,在形成每个所述充填体的过程中在每个所述充填层内形成集水坑,利用排水装置将所述集水坑内的水排出后,利用充填料浆充填所述集水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每个所述充填层的充填过程中,在每个所述充填层的边缘位置处形成所述集水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充填层在第一方向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利用所述充填管路在所述在第一方向沿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向所述充填层内注入充填料浆以便在每个所述充填层的第二端部形成所述集水坑,在所述露天坑内设置邻近第二端部的道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所述充填管路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露天坑内,且使得每个所述充填管路的出口设在所述充填层的边缘位置处;
多个所述充填管路中的第一部分邻近所述第一端部;
多个所述充填管路中的第二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集水坑中的水排出后,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向所述集水坑注入充填料浆;
多个所述充填管路的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充填层注入充填料浆后,所述第三部分的多个所述充填管路在所述在第一方向沿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上依次向所述充填层注入充填料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至少包括一条所述充填管路;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可同时向所述充填层内注入充填料浆;
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可同时向所述充填层内注入充填料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充填站向多个所述充填管路内输送充填料浆,每个所述充填管路的充填能力大于等于250m3/h;
所述充填站的尾砂浓缩装置为搅拌装置提供尾砂浆,所述搅拌装置利用所述尾砂浆制备充填料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填站为多个,每个所述充填管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充填站连通,每个所述充填站包括多个所述尾砂浓缩装置,每个所述尾砂浓缩装置为多个搅拌装置提供所述尾砂浆;
每个所述尾砂浓缩装置的砂仓的直径大于等于20m;
所述充填管路为DN225的无缝钢管;
每个所述充填管路的充填能力为300m3/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充填站包括第一充填站、第二充填站和第三充填站,所述第一充填站为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提供尾砂浆,所述第二充填站为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提供尾砂浆,所述第三充填站为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提供尾砂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坑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露天坑的底部的下方预留不开采且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护顶矿柱;
在所述露天坑的底部的周侧预留不开采且为环形的境界矿柱,所述境界矿柱的底部与所述护顶矿柱相连并限定出朝向上侧的矿柱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50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