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自承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35181.4 | 申请日: | 202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中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承光 | ||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自承光缆。其包括:护套、光纤线、填充条和填充料;所述护套在其轴心处设有轴心腔,光纤线设置在轴心腔内;所述护套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各设有两个且其沿光缆周向交替分布设置,所述第一沟槽内填充设置填充条,所述第二沟槽内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吸水性树脂。本发明通过对光缆的结构改进,使其具备了自承重的能力,同时保障了光缆自身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方便了制造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自承光缆。
背景技术
从5G到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万物智联要求光缆中光信号传输的速率更快,尤其是干网光缆线路,其容量与重量将大幅增加。现有的光缆在进行长距离架设时通常需要配合承重线进行设置,如一缆一承重线或多缆共用粗径承重线,以通过承重线替代光缆承受其自身的重量,否则会由于光缆自身受到较大的自重载荷影响,导致光缆产生大幅度的弯曲,影响内部光纤线的光信号传输性能,甚至于产生光缆断裂,但承重线的设置又大大增大了光缆的生产成本和难度。
对此,在早年开发了具有自承能力的自承式光缆,自承式光缆通常采用8字形结构,其内部直接设置有承重线,承重线与光纤并行穿设在线缆中并在光缆塔等处架设时主要对承重线进行加固以其作为连接、承重的结构,能够降低光缆的设置难度,但实际上,此类的自承式光缆的运输成本、制造成本明显增加,对此,本发明基于运输和使用两方面考虑,进行了新型自承光缆的研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光缆普遍不具备自承重性能,需要配合独立承重线进行设置,或部分自承重线缆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缺陷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型自承光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一、提高光缆的自承重性能;
二、确保光缆的制造方便、运输方便;
三、保障光缆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型自承光缆,包括:
护套、光纤线、填充条和填充料;
所述护套在其轴心处设有轴心腔,光纤线设置在轴心腔内;
所述护套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
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各设有两个且其沿光缆周向交替分布设置,所述第一沟槽内填充设置填充条,所述第二沟槽内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吸水性树脂。
作为优选,
所述光纤线为单根光纤或平行设置的多根光纤构成的光纤束;
所述单根光纤或光纤束由无纺布包带或束管进行包覆处理。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由两部分构成,即内侧的圆弧段和外侧的平直段;
所述圆弧段绕光缆轴心同轴周向设置,平直段沿光缆的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平直段连通圆弧段的一端,并穿过光缆护套与外界环境相通。
作为优选,
所述平直段周向均匀设置,第二沟槽的平直段长度大于第一沟槽的平直段长度。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沟槽的圆弧段在护套上的周向设置角度≥90°,第二沟槽的圆弧段在护套上的周向设置角度大于第一沟槽的圆弧段在护套上的周向设置角度,且使得第二沟槽的圆弧段远离其平直段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沟槽圆弧段的径向内侧,使得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形成部分重叠。
作为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中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中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35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料分类架及测试分选装置
- 下一篇:像素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