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27292.0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8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白银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张业民 |
地址: | 2015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属于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上壳体、支架下壳体、小碗结构、衬套、螺母和弹性减振件;支架上壳体的下方设有支架下壳体,支架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小碗结构;支架下壳体的外周套设有轴承,支架下壳体内设有衬套;支架下壳体与轴承之间设有弹性减振件;轴承与小碗结构的外轮廓之间设有间隙;支架上壳体和支架下壳体连接处设有固定用螺母。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高且易于轴承安装,可以预防上支撑与轴承产生异响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属于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振器上支撑是汽车悬架系统上起到减振和支撑作用的重要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易与其配合件产生振动,特别是需要配合安装轴承的上支撑,如果采用常规的上支撑结构,减振器上支撑受振动与轴承配合处硬接触很容易产生异响,从而导致客户投诉或者客户的舒适体验差。所以,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强度高、易于轴承安装、且可以防止上支撑件与轴承产生异响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获得一种强度高、易于轴承安装、且可以防止上支撑件与轴承产生异响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包括支架上壳体、支架下壳体、小碗结构、衬套、螺母和弹性减振件;支架上壳体的下方设有支架下壳体,支架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小碗结构;支架下壳体的外周套设有轴承,支架下壳体内设有衬套;支架下壳体与轴承之间设有弹性减振件;轴承与小碗结构的外轮廓之间设有间隙;支架上壳体和支架下壳体连接处设有固定用螺母。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件的外径大于轴承与支架下壳体的水平接触区域的最大外径,弹性减振件的内径小于轴承与支架下壳体的水平接触区域的最小外径。
优选地,所述支架下壳体与小碗结构连接处设有连通的腔道;小碗结构上端面设有的开口的内径大于支架下壳体下端面设有的开口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支架下壳体在轴承径向配合和安装的位置设有导向过渡区域及过盈配合区域。
优选地,所述支架下壳体与轴承在轴承轴向上依次设有非配合区域和配合区域;所述配合区域邻接轴承与支架下壳体的水平接触区域。
优选地,所述非配合区域的外径小于配合区域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件与支架下壳体粘结。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件的厚度为0.5-0.7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支架结构采用高强度冲压板材,在行车中,起到很好的支撑减振作用,变形小且可避免异响。
2、本发明中焊接于支架下壳体的小碗结构,在与支架下壳体焊接时采用外轮廓定位,可以保证小碗结构的外轮廓与轴承之间的间隙最小处可保证足够的间隙,从而避免受力后轴承与小碗结构碰撞异响,特别在小碗结构为满足其它安装要求而与轴承配合间隙本身比较小的情况下。
3、本发明中焊接于支架下壳体的小碗结构的单边内径大于支架下壳体内径0.5mm,此内径为配合减振器安装尺寸,为重要控制尺寸,在通过外轮廓定位焊接小碗结构和支架下壳体,此内径差可保证焊接时,内部尺寸不会错位。
4、本发明支架下壳体在轴承径向配合和安装位置采用导向过渡区域及过盈配合区域;支架下壳体在轴承径向配合面采用分段控制,从安装方向定义,先安装的上段基准尺寸通过增加内收工序比下段后安装的小0.15mm,以保证安装段易于安装,同时保证装配区域过盈配合,保证轴承易于安装且装配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7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