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3985.4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李晓飞;方建孟;戈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捷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51/00;C08L33/12;C08L33/10;C08L27/18;C08L23/06;C08L23/08;C08L25/14;C08L77/00;C08L35/06;C08L69/00;C08L81/06;C08L67/02;C08K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孙健;邹利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塑料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所述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热塑性树脂45‑60份、短切玻璃纤维20‑30份、复合润滑剂1‑1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1‑10份、成核剂0.1‑1份,增韧剂0.1‑1份,相容剂1‑10份。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塑性树脂为纤维状、颗粒状或液体。本发明中由于短切玻璃纤维在塑料合金材料中是连续而无断损的,从而保证了材料突出的高强度和高刚性;又由于所用的基体树脂是热塑性的,更是赋予了塑料合金材料优异的高低温抗冲击韧性,吸收撞击载荷能力强,特别是在低温下仍然具有很高的冲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具有强度高,热塑性好,耐化学腐蚀,电性能优异,机械性能好等优点,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通讯、电气、化工、汽车、航空、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在塑料当中的应用已颇具规模,也可以用来增强橡胶、增强水泥等制品。用途如此广泛,随着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需求数量也会增加了很多。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各种纤维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复合材料。如PC、ABS、PP、PA、PBT等都属于热塑性树脂。
传统上,使用的玻璃纤维包括长玻璃纤维和短切玻璃纤维,而基于聚碳酸酯树脂自身分子结构的特点,加入长玻璃纤维在聚碳酸酯的分散性差,易玻纤外漏,制品出现浮纤现象。现阶段塑料合金的制备方法是传统的静态固化方法,是把树脂单体、玻璃纤维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静态固化成型。这种方法不仅制备效率低下,玻璃纤维作为无机材料,与树脂具有较差的界面相容性,这导致玻璃纤维需要进行改性以防止在树脂中的团聚。此外,采用静态固化方法,玻璃纤维和树脂之间容易浸润不充分,形成空隙,造成力学性能的下降。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技术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所述短切玻璃纤维塑料合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热塑性树脂45-60份、短切玻璃纤维20-30份、复合润滑剂1-1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1-10份、成核剂0.1-1份,增韧剂0.1-1份,相容剂1-10份。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纤维状、颗粒状或液体。
优选地,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热处理:将短切玻璃纤维平铺在高温容器中,加热至490-510℃,保温5-10min,将其表面的蜡分解掉;
S2、偶联处理:取适量硅烷偶联剂溶于蒸馏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8-12%的偶联剂水溶液,由于硅烷的水解反应使得氨基硅氧烷溶液的PH值在11左右,可用醋酸调节溶液改变PH值,使PH=7,放到100-120℃的烘箱中,蒸发掉水分,得到水解产物,然后均匀喷涂在短切玻璃纤维表面,烘干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捷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捷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3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