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95397.2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0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芳;高正源;安治国;孙鹏飞;林翰;杨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B21D37/1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进 成形 保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包括工作台、保温装置、支撑装置和成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保温底板、连接保温底板顶部的保温箱体和液压机构、设置在箱体外壁的板件置入口、连接板件置入口顶部的密封门、设置在密封门中部的观测窗、安装在箱体顶部的密封机构、设置在密封机构内部的控制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保温底板顶部的加热机构、安装在加热机构内部的成形工装、设置在成形工装顶部的夹紧机构;所述成形工具从控制环中间位置置入保温箱体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各机构相互配合,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能够有效对热渐进成形中的板料进行加热保温、不影响渐进加工进程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渐进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渐进成形技术是依据分层制造思想,把三维零件二维化,利用成形工具头,沿着轮廓等高线逐层挤压出所需零件形状,具有无模具(或使用简单模具)和低成本等优点;对于较厚板料或强度较高的板料的渐进成形加工,冷加工存在设备刚度差、成形几何精度低等缺点,而通过加热使板料软化可以有效解决冷加工存在问题。
但传统的渐进成形机不具有加热功能,需要的成形力比较大;此外,成形具有复杂外形的零件或常温难加工材料时容易造成工件破裂或褶皱,给传统渐进成形机带来严重挑战,热加工渐进成形机应运而生;目前已有的热加工渐进成形加热方法有热传导、电阻加热、辐射加热、摩擦加热、激光加热等;但无论采用那种加热方法对板件进行加热,有一部分热量都不可避免的在开放的空间中散失,降低了加热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加热时间,因此在热加工渐进成形过程中采用保温装置不仅可以减少渐进成形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使板料容易达到较高温度,提高能源利用的同时还可以缩短加工时长,提高加工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能够有效对热渐进成形中的板料进行加热保温、不影响渐进加工进程的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渐进成形的保温装置,包括工作台、保温装置、支撑装置和成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保温底板、固定连接保温底板顶部的保温箱体和液压机构、设置在箱体外壁的板件置入口、转动连接板件置入口顶部的密封门、设置在密封门中部的观测窗、安装在箱体顶部的密封机构、设置在密封机构内部的控制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保温底板顶部的加热机构、安装在加热机构内部的成形工装、设置在成形工装顶部的夹紧机构;所述成形工具从控制环中间位置置入保温箱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底板、保温箱体、密封门、密封机构、控制环、成形工装和夹紧机构均采用耐高温不导磁的绝缘隔热材料制成;所述观测窗采用耐高温不导磁的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机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和控制线、控制线末端固定连接控制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和竖直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滑槽连接竖直移动机构上端;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以控制环为中心对称分为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机构;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以控制环为中心对称分为第一竖直移动机构和第二竖直移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第一竖直移动机构和第二竖直移动机构均采用可以套装在一起的伸缩板和伸缩杆组合而成;所述伸缩板顶部均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伸缩杆通过油管连接至液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环包括安装在水平移动机构和竖直移动机构中间位置的环体、等距圆周设置在环体内部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环体外侧设置有与移动槽滑槽连接的滑动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连接至控制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保温底板顶部的不导磁加热仓、固定安装在不导磁加热仓内壁的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电性连接控制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5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