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84543.1 | 申请日: | 2023-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伟;冯海珂;周其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1/045 | 分类号: | F42D1/045;F42C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郑慧苗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雷管 起爆 输出 电压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方法,步骤为起爆器接入母线,母线末端短接,不接入雷管、测量母线电阻、起爆器自动计算最佳输出电压、断开母线末端短接接入雷管、开始起爆流程,起爆器按计算得到的最佳输出电压给雷管供电,并完成起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保证在线路存在损耗的情况下,起爆网络的的近端电压低于电子雷管的最高输入电压Vmax,起爆网络的末端电压高于电子雷管通信、储能以及起爆所需的最低电压Vmin,最终保证整个组网起爆成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管起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是一种新型的雷管,相对于传统电雷管、导爆管雷管有安全、延时精确、可信息化监管等优势。电子雷管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电雷管、导爆管雷管,电子雷管在使用时,一般会组成一个起爆网络,由起爆器控制整个网络起爆,起爆器通过两根总线和所有电子雷管连接。电子雷管之间是并联关系,两根总线既给电子雷管供电,又负责起爆器和电子雷管间的通讯,电子雷管在起爆时由于电线本身就带有电阻,导致电压在电线上有损耗,导致最近端的雷管电压可能超过的电子雷管的最大电压Vmax,导致末尾的电压无法达到电子起爆器的最小起爆电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雷管在起爆时由于电线本身就带有电阻,导致电压在电线上有损耗,导致最近端的雷管电压可能超过的电子雷管的最大电压Vmax或者导致末尾的电压无法达到电子起爆器的最小起爆电压,从而导致电子雷管无法起爆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起爆器接入母线,母线末端短接,不接入雷管、测量母线电阻、起爆器自动计算最佳输出电压、断开母线末端短接接入雷管、开始起爆流程,起爆器自动计算得到的最佳输出电压给雷管供电,并完成起爆。
优选的,所述起爆器接入母线,母线末端短接,不接入雷管中起爆器的接线方式为:首先在起爆器上接入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然后在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之间并联上电子雷管,所述电子雷管正常起爆需要施加在雷管上的电压V在Vmax与Vmin之间,所述Vmax与Vmin由电子雷管模组自身因素决定,所述起爆器输出电压V1,所述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总损耗为2×ΔV=I×R,故施加在远端雷管上的电压V2=V1-2×ΔV=V1-I×R,所述V2≥Vmin且V2Vmax,即V1-I×R≥Vmin,其中,I为测量所得。
优选的,所述起爆器上设置有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母线电阻测量方法为: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末端连接,利用测量模块测得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总电阻R。
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块包括电源U,所述电源U上连接有第一开关S1、第三开关S3,所述第一开关S1上串联有第二开关S2,所述第三开关S3上串联有第四开关S4,所述第二开关S2与第四开关S4的末端共同连接有第五开关S5,所述第五开关S5上串联有测量电阻R1,所述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之间连接有上连接线,所述上连接线与第一总线连接,所述测量电阻R1与上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之间连接有下连接线,所述下连接线与第二总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与第五开关S5之间设置有接地线。
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块能够实现通讯状态与测量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桥式电路、正电平、负电平,所述桥式电路的连接方式为:开关第五开关S5断开,开关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等四个开关的有序断开与闭合闭合,所述正电平连接方式为:开关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导通,开关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断开,所述负电平连接方式为:开关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断开,开关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4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