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股无扭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9250.4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蔡冠玮;王小平;罗豪兵;王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2J13/00;D02J1/08;D02G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谢子能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股无扭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股无扭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对具有预捻向的单股原丝进行加热以使其具有热塑性的步骤;以及依次对具有热塑性的单股原丝进行解捻和逆加捻的步骤;其中,所述解捻的方向与所述预捻向相反,所述逆加捻的方向与所述预捻向相同;所述解捻的D/Y比为1.7~1.9,K值为0.7~0.8;所述逆加捻的D/Y比为1.4~1.6,K值为0.5~0.65。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实现对单股原丝的退捻过程,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股无扭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股加弹丝不是S向就是Z向,具有残余扭矩,在后道织造开停机过程中纱会扭转造成打结,易引起停机,且织造出来的布面会有扭转倾向,不能保持平整,影响织物美观。使用双丝道机台虽然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比如采用两股纱线复合,其中一股Z捻,另外一股S捻,复合后的两股丝捻向互相抵消,如中国专利CN111647993A所公开的一种无捻度低弹丝的生产工艺,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因为当成品规格为75D/72F时,需要使用37.5D/36F规格的原丝,而这样特殊的规格需要订制,虽然避免了后道织造的异常,但前道原料不易采购,造成交期长,成本高,加弹操作生产困难等。
现有技术还可通过对原丝进行上浆后进行解捻和逆加捻以获得无捻丝,如中国专利CN1643197A所公开的无捻丝的制造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对原丝进行上浆处理,也会增加制备成本。
中国专利CN1330175A通过在环锭机的基础上加装额外的假捻装置,可实现对短纤的退捻操作,但是由于其缺乏热箱功能,因此无法适用于化纤。
中国专利CN1804170B公开了一种对于短纤的二次加工工艺,可实现对短纤的退捻操作,但其无法适用于化纤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单股原丝进行退捻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前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单股无扭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单股无扭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具有预捻向的单股原丝进行加热以使其具有热塑性的步骤;
以及依次对具有热塑性的单股原丝进行解捻和逆加捻的步骤;
其中,所述解捻的方向与所述预捻向相反,所述逆加捻的方向与所述预捻向相同;
所述解捻的D/Y比为1.7~1.9,K值为0.7~0.8;
所述逆加捻的D/Y比为1.4~1.6,K值0.5~0.65。
进一步提供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单股无扭纱,所述单股无扭纱的表面无明显扭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解捻和逆加捻的过程以实现单股原丝的退捻。其中,以较低的D/Y比和偏高的K值对解捻的单股原丝进行逆加捻过程,以避免逆加捻的单股原丝产生毛丝的同时,使逆加捻的单股原丝具备一定的捻向,如S捻,从而防止加工余量导致单股原丝依旧保持Z捻,进而获得无捻状态的单股原丝。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假捻器和下假捻器的常规安装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假捻器和下假捻器改装后的安装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假捻器和下假捻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上假捻器;2、下假捻器;3、单股原丝;4、导丝瓷件;5、假捻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9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