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槽绝缘体及电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78974.7 | 申请日: | 202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辉;鲍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槽 绝缘体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槽绝缘体及电连接器。插槽绝缘体包括薄板状的绝缘基体,绝缘基体的板面上设有插槽,插槽的槽底上设有若干接触件安装孔,插槽的槽壁形成围绕全部接触件安装孔的围墙,围墙的至少部分内侧墙面和/或至少部分外侧墙面为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起伏面,凹凸起伏面形成在围墙的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的多个加强棱。围墙的至少部分内侧墙面和/或至少部分外侧墙面设为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起伏面,利用凹凸起伏结构收缩不一致的原理,对消绝缘基体的收缩变形,同时形成多个加强棱,从而有效降低绝缘体的翘曲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槽绝缘体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表面贴装类连接器,socket插槽连接器对接触件触点、焊锡球的共面度要求很高,而影响接触件触点、焊锡球共面度的关键因素是绝缘体本身的翘曲。目前多数绝缘体的插槽上安装的接触件数量较多,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只,绝缘体长度、宽度方向尺寸远大于普通表贴连接器的量级,而插槽本身高度又较为低矮,这就造成插槽的常见外形多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其长度/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很大,加上插槽上开设的数百上千的接触件安装孔对塑料熔体流动形成阻碍,这些因素导致绝缘体注塑难度极大,且注塑成型后各方向上收缩不均匀,极易发生绝缘体变形、翘曲现象,进而导致接触件、焊锡球等安装之后共面度出现超差。现有的绝缘体防翘曲手段除了调整进胶口位置、优化注塑工艺参数的通用手段外,结构上一般都是通过在绝缘体壁厚较厚处设置工艺孔等结构,其本质是保持绝缘体壁厚的均匀性,但该方案使用场合受到较大限制,尤其难以在小pin间距或薄壁绝缘体上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槽绝缘体,以解决现有插槽绝缘体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发生翘曲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存在的绝缘体翘曲严重而影响接触件触点共面度,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插槽绝缘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槽绝缘体,包括薄板状的绝缘基体,绝缘基体的板面上设有插槽,插槽的槽底上设有若干接触件安装孔,插槽的槽壁形成围绕全部接触件安装孔的围墙,围墙的至少部分内侧墙面和/或至少部分外侧墙面为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起伏面,凹凸起伏面形成在围墙的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的多个加强棱。
有益效果:本发明插槽绝缘体在现有插槽绝缘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在插槽的槽底上设置接触件安装孔,使插槽的槽壁形成围绕全部接触件安装孔的围墙,并将围墙的至少部分内侧墙面和/或至少部分外侧墙面设为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起伏面,从而提高结构强度,利用凹凸起伏结构收缩不一致的原理,对消绝缘基体的收缩变形,同时形成多个加强棱,从而有效降低绝缘体的翘曲度。
进一步地,围墙的至少部分内侧墙面和与该部分内侧墙面所对应的外侧墙面均为凹凸起伏面,且该外侧墙面上的凹入部与该内侧墙面上的凸起部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使围墙的凹凸起伏部分的不同部位的厚度相差较小、结构规则,有助于注塑阶段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均匀收缩,抑制翘曲效果更好,而且有助于减小凹凸起伏部分的厚度进而减小绝缘体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凹入部和凸起部均为圆弧形。
有益效果:凹入部和凸起部均为圆弧形,能够使围墙的凹凸起伏部分形成近似波浪状结构,进一步提高防翘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凹入部的凹入深度小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
有益效果:这样能够形成一个在围墙厚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柱,结构强度更高,防翘曲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墙面上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设有用于避让接触件安装孔的内凹区域。
有益效果:避免围墙与接触件安装发生干涉,有助于缩小插槽绝缘体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区域与所述凸起部依次交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8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