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78563.8 | 申请日: | 202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香;李国荣;孙亮;刘景月;章宪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26;G06Q10/0639;G06Q10/1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苗晓娟 |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雪 资源 利用 碳减排 途径 评价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碳减排评价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海绵城市的碳减排方案;其中,碳减排方案与雨雪资源的综合利用相关联;使用全生命周期法,将碳减排方案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实施阶段,并基于预先构建的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和暴雨洪水管理引擎,预测雨雪资源在各实施阶段的碳减排量;基于碳减排量,评价海绵城市所在地域与雨雪资源相关联的碳减排途径。构建了雨雪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对雨雪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碳减排效果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减排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节能减排,通常对对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进行碳排放研究,以及建立对城区防洪内涝的风险等级的评价和生态指数的指标体系的评价。但上述研究没有将海绵城市建设、碳减排途径和效益评价方法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仅从单体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碳排放的核算。仅考虑了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某一阶段形成的碳减排,没有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碳减排途径整个过程的展开分析,缺乏整体观。另一方面,未形成海绵城市建设中实现碳减排的各个途径的效益评价体系,尤其在雨雪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没有结合城市径流减排、污染物减排、大气污染吸收、植物固碳、城市热岛缓解和中水回用等方面综合核算碳减排量及碳减排途径的效益评价方法。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碳减排计算结果由于与多种因素有关,在计算时无法统筹考虑各因素,导致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雨雪资源利用的碳减排途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构建海绵城市的碳减排方案;其中,所述碳减排方案与雨雪资源的综合利用相关联;
使用全生命周期法,将所述碳减排方案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实施阶段,并基于预先构建的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和暴雨洪水管理引擎,预测所述雨雪资源在各实施阶段的碳减排量;
基于所述碳减排量,评价所述海绵城市所在地域与雨雪资源相关联的碳减排途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海绵城市的碳减排方案,包括:
获取所述海绵城市所在地域的管网布局和生态水系的改善方案;
基于所述管网布局和生态水系的改善方案,构建所述海绵城市碳减排的方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雨雪资源的碳减排量,包括:城市径流的碳减排量、污染物的碳减排量、大气污染的碳减排量、植物固碳的碳减排量、城市热岛的碳减排量和雨雪水回用的碳减排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城市径流的碳减排量,包括:
基于所述海绵城市所在地域的管网布局和地势数据,构建所述海绵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
调用暴雨洪水管理引擎,获取所述海绵城市在低影响开发实施前的径流总量和实施后的径流总量;
将所述实施前的径流总量和实施后的径流总量输入至所述海绵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中,计算所述海绵城市径流的碳减排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雨雪水回用的碳减排量,包括:
调用暴雨洪水管理引擎,获取所述海绵城市所在地域的储水容积;其中,所述储水体积为储存雨雪水的容积;
根据所述储水容积,计算所述雨雪水回用的碳减排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碳减排量,评价所述雨雪资源的碳减排途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8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