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8399.2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陈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35/06;C08L97/02;C08K5/5357;C08K7/26;C08K3/34;C08K3/26;C08K3/36;C08K7/28;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晟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04 | 代理人: | 谢艳萍 |
地址: | 3639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析出 阻燃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配方如下:聚酰胺80‑90份、无卤阻燃剂20‑30份、辅助剂5‑9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7‑12份、麻纤维10‑15份。本发明中使用无填料PP阻燃剂FR‑300来增加阻燃性的同时还更加的安全,让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无毒、无腐蚀和更加安全的特性,利用辅助剂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辅助,让聚酰胺复合材料加工时更加的容易,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程塑料面临的使用环境也会越来越苛刻,特别是电子电器领域,对强度、阻燃效率、耐电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聚酰胺复合材料大多是含卤体系或红磷阻燃体系,含卤溴锑阻燃体系电性能较差,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浓烟和卤化氢等有害物质,红磷阻燃体系只适合制造深色制件,而且长期使用存在析出对接触金属件生产腐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在使用时安全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配方如下:
聚酰胺80-90份、无卤阻燃剂20-30份、辅助剂5-9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7-12份、麻纤维10-15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配方如下:
聚酰胺83-88份、无卤阻燃剂23-28份、辅助剂6-8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9-11份、麻纤维12-14份。
优选的,其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配方如下:
聚酰胺85份、无卤阻燃剂25份、辅助剂7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0份、麻纤维13份。
优选的,无卤阻燃剂为无填料PP阻燃剂FR-300。
优选的,辅助剂包括无机防黏连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无机防黏连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的重量比为1:1:2:2。
优选的,无机防黏连剂包括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和玻璃微珠,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和玻璃微珠的重量比为1:1:1:1:1。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
S2、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和玻璃微珠按照1:1:1: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进而制得无机防黏连剂,无机防黏连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进而制得辅助剂;
S3、对聚酰胺、无卤阻燃剂、辅助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麻纤维分别做干燥处理,然后按照重量份数计来将聚酰胺、无卤阻燃剂、辅助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麻纤维添加到混料设备中,得到预混物;
S4、用挤出机来对预混物进行拧挤出造粒操作,得到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
S4、对低析出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进行降温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8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虚拟仿真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