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级微生物益生菌在改善生精过程损伤和吸附双酚A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566550.9 申请日: 2023-05-19
公开(公告)号: CN116590187A 公开(公告)日: 2023-08-15
发明(设计)人: 王一青;吴菁媛;周拓宇;赵小东;李祥锴;陈朋;金卫林;唐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7;A61P1/04;A61P15/00;A61P15/08;A23L33/135;C12R1/225;C12R1/25
代理公司: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代理人: 毛婷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品级 微生物 益生菌 改善 过程 损伤 吸附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级微生物益生菌在改善生精过程损伤和吸附双酚A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Y‑02与植物乳杆菌LY‑08,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Y‑02与植物乳杆菌LY‑08能够在肠道内有效定植,显著改善生精过程损伤造成的全身与局部雄激素(睾酮)水平紊乱;修复肠道黏膜屏障紧密连接;减少肠道与睾丸的氧化应激压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双酚A体内及体外吸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级微生物益生菌在改善生精过程损伤和吸附双酚A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DC),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和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由于BPA被用于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人类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容器、热敏纸、牙科密封胶等。双酚A的大量生产和消费也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无处不在的污染。因此,BPA在尿液、血清、羊水甚至母乳等生物基质中都能明显检测到。研究表明,接触BPA与不良健康后果有关,在动物体内可导致雌性子宫容受性降低,雄性前列腺发病概率上升和精子质量下降。

由于BPA具有类雌激素的化学结构,在人体内发挥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的作用,可导致肥胖、糖尿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及男性和女性生殖异常。微生物肠道内吸附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其机理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有益菌群的定殖,减少有害菌群的相对丰度,促进微生物分解肠道内BPA,降低血液中BPA,进而恢复由BPA损害的男性生殖功能。BPA以消化道为主要暴露途径,破坏肠道稳态和完整性,干扰细胞修复和黏膜屏障功能,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不仅如此,BPA还会扰乱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导致促炎菌更加丰富。多项研究表明,不可避免的BPA暴露也会损害男性生殖功能,阻碍生殖细胞增殖,从而导致精子发生异常和精子质量下降。然而,并没有明确靶向药物作用于体内,特异性降解环境污染物BPA在体内的残留。

肠道菌群,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并与宿主持续相互作用,通过代谢产物介导,改变全身代谢。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代谢紊乱、炎症水平升高的原因,并最终损害精子质量。可见,提供一种可长期减少体内BPA残留且使用安全的微生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肠道内有效定植,显著改善生精过程损伤造成的全身与局部雄激素(睾酮)水平紊乱,修复肠道黏膜屏障紧密连接,减少肠道与睾丸的氧化应激压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双酚A体内及体外吸附能力的食品级微生物益生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Y-02,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Y-02于2022年10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547。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LY-02在制备降解双酚A的菌剂或药物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LY-02在制备改善双酚A导致的生殖功能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LY-02在制备改善双酚A导致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LY-02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Y-08,所述植物乳杆菌LY-08于2022年10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21546。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Y-08在制备降解双酚A的菌剂或药物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6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