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组综合能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5191.5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鹏;汪峰;吴頔;林长琨;谢建;周帅;江庆腾;刘江城;史春燕;胡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G01R31/34;G01R21/06;F04D25/08;F04D25/16;G06F17/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林安安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综合 能效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组综合能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检测参数和电机检测参数,基于风机检测参数匹配得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计算策略,并基于电机检测参数匹配得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计算策略,根据风机检测参数风机计算策略计算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功率,以及根据电机检测参数电机计算策略计算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输入功率,计算风机输出功率和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以确定待监测风机组的综合能效;通过基于检测得到的风机参数和电机参数分别计算输出功率和电机输入功率,从而确定风机组的综合能效,有效提升了风机能效监测适应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组综合能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风机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通用机械,如工厂、矿井、冷却塔、建筑物的通风、除尘、冷却,以及锅炉和工业窑炉的通风和引风等,分布面极广,也是耗能最多的通用机械之一,据估计,全国风机的用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风机的实际运行效率是衡量风机运行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节能降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重点工业领域风机的平均效率为60%~65%,其中电力行业风机的平均效率较高,达到77%。但其他一些领域的风机效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先进水平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除了设备本身设计制造水平外,风机效率的高低还取决于风机的运行工况。故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效率进行实时计算分析,能够指导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调整,以达到节能提效的目标,目前对于风机能效的计算分析,比较依赖于在设备侧增添较多的在线仪表以支撑计算,无法基于环境对能效计算方式进行适应性修改,对于数据采集环境较差,无法采集得到大量数据的环境其计算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组综合能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目前对于风机能效的计算分析,比较依赖于在设备侧增添较多的在线仪表以支撑计算,对于设备安装环境较差的采集环境,无法采集得到大量数据的环境其计算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机组综合能效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检测参数和电机检测参数;基于所述风机检测参数匹配得到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计算策略,并基于所述电机检测参数匹配得到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计算策略;根据风机检测参数和所述风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功率,以及根据电机检测参数和所述电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输入功率;计算所述风机输出功率和所述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以确定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综合能效。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风机检测参数确定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计算策略,包括:当所述风机检测参数包括测量风量、静态压力、截面积,以及气体温度,基于第一风机计算策略或第二风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功率;当所述风机检测数据包括测量风量,基于第二风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功率。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机检测参数确定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计算策略,包括:当所述电机检测参数包括电机有功功率,基于第一电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输入功率;当所述电机检测参数包括电机运行电流和电机运行电压,基于第二电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电机输入功率。
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风机计算策略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功率,包括:计算所述静态压力和所述气体温度得到气体密度,并根据所述气体密度和所述静态压力计算动态压力;基于所述动态压力和所述静态压力计算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全压;计算所述风机全压和所述测量风量得到风功率,并将所述风功率与预设风压修正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待监测风机组的风机输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5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