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63559.4 | 申请日: | 2023-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6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林;张科;叶丙奎;杜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富仕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M1/00;A23K10/37;A23K10/30;A23K20/22;A23K10/12;A23K20/105;C12R1/125;C12R1/10;C12R1/25;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固态 有氧 发酵饲料 复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菌剂包括第一发酵菌剂和第二发酵菌剂;所述第一发酵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第二发酵菌剂包括酿酒酵母和植物乳酸杆菌;所述第一发酵菌剂与所述第二发酵菌剂的体积比例为2‑4:1。本发明所得的复合菌剂可用于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解发酵底物的纤维素,提高粗蛋白、纤维素酶、蛋白酶和甘露聚糖含量,大大增加发酵底物的营养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众多的副产物,由于缺乏有效利用方式,大量副产物被弃置或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饲草资源的紧张,许多植物性副产物作为粗饲料被用于草食动物饲养。但大多数植物性副产物纤维素含量高,而蛋白质等含量较低,利用率低。许多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很好的将低品质的植物性副产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优质的饲料,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植物性副产物的利用率。
微生物发酵中采用单一菌剂发酵饲料的方法有很多。在单一菌剂发酵中,宦海琳等(CN201910029779.2一种干稻草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用乳酸菌制备干稻草发酵饲料,能提高发酵干稻草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但发酵时间过长,需7-28天。王雅波等(王雅波,刘占英,兰辉,李永丽,刘艳新.酵母菌发酵玉米皮制备菌体蛋白饲料[J].中国饲料,2017(04):31-33+37.)用酵母菌发酵玉米皮制备菌体蛋白饲料,纤维素降解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的单一菌剂发酵中,发酵效果不佳。需要开发一种发酵时间短、纤维素降解效率高的微生物菌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菌剂是一种发酵时间短、纤维素降解效率高的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包括第一发酵菌剂和第二发酵菌剂;
所述第一发酵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所述第二发酵菌剂包括酿酒酵母和植物乳酸杆菌;
所述第一发酵菌剂与所述第二发酵菌剂的体积比例为2-4:1。
优选的,上述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Bacillussubtilis JCM1465的种母培养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BCRC11702的种母培养液,所述酿酒酵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48的种母培养液,所述植物乳酸杆菌为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NBRC 15891的种母培养液。
优选的,上述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所述第一发酵菌剂中,Bacillussubtilis JCM1465的种母培养液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BCRC 11702的种母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1-2。
优选的,上述制备固态有氧发酵饲料的复合菌剂,所述第二发酵菌剂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48的种母培养液与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NBRC15891的种母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富仕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富仕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3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