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板单元件拼接组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3426.7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胜;柏爱玉;郭万东;郭天宇;王青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H02S30/00;B05C13/02;B05C9/14;F16B11/00;B05D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任伟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池板 元件 拼接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单元件拼接组合机,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两个第一输送组件之间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承载和吸附的吸附板,两个第一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吸附板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点胶的点胶机构,吸附板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上胶水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第二输送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对组装好的电池板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加工组装设备往往通过卡接的方式对电池板进行安装,但是该安装方式需要更加复杂的加工操作,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卡接的固定方式拼接大量的电池板容易造成组装的不牢固性,组装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太阳能电池板单元件拼接组合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较大,以至于它普遍地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
太阳能电池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若干单个太阳能电池板单元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整体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使用,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加工组装设备往往通过卡接的方式对电池板进行安装,但是该安装方式需要更加复杂的加工操作,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卡接的固定方式拼接大量的电池板容易造成组装的不牢固性,组装的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加工组装设备往往通过卡接的方式对电池板进行安装,但是该安装方式需要更加复杂的加工操作,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卡接的固定方式拼接大量的电池板容易造成组装的不牢固性,组装稳定性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太阳能电池板单元件拼接组合机,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两个第一输送组件之间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承载和吸附的吸附板,两个第一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吸附板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点胶的点胶机构,吸附板的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上胶水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构,第二输送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对组装好的电池板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电池板单元件进行平整的平整机构;
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箱,点胶箱的底部设置有点胶座,点胶座的顶部贯穿点胶箱,点胶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槽,进料槽与点胶箱内部相通,点胶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点胶头,若干点胶头均与点胶座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含输送台,输送台的内表面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输送轮,两个输送轮之间安装有输送皮带,输送皮带包裹在输送台的外侧,输送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端穿过输送台且与其中一个输送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吸附孔。
进一步的,所述点胶座与点胶箱的底部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点胶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点胶箱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点胶气缸,点胶气缸的输出端与点胶箱固定连接,点胶气缸用于控制点胶箱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点胶座与点胶箱紧密贴合且滑动设置,进料槽的宽度小于点胶箱底部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座,检测座的两侧和底部均设有开口,检测座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翻转座,翻转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负压吸盘,检测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翻转座固定连接,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ACC摄像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3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