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多波束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9482.3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万浩;周国庆;韩滨酝;杜祎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3/34 | 分类号: | H01Q3/34;H01Q3/40;H01P5/16;H01P1/18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李洁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多波束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多波束天线,属于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四个正交耦合器,其输入端口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四个移相器,其输入端与四个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口相连;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其输入端与移相器的输出端相连,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沿x轴对称放置;天线阵列,与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的输出端相连;利用正交耦合器和移相器在y方向上提供固定的相邻输出端口间相位差,同时利用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在x方向上提供固定的相邻输出端口间相位差,实现两个维度上的波束形成网络。该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网络结构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尽可能多的波束,提高了波束指向的自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多波束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增长,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容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增大通道容量,多波束天线在卫星通信系统、个人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等系统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
基于Butler矩阵的多波束形成网络是多波束天线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简单、波束切换灵活。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线阵的相位分布,从而实现波束的不同指向。与一维天线阵列相比,二维天线阵列波束指向更加灵活,其产生的方向图也更加对称。传统的相控阵因为多个移相器的使用而使成本高起来。
因此,如何以更加简单的网络结构,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尽可能多的波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尽可能多的波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多波束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多波束天线,包括:
二维8端口Butler矩阵,其包括:
四个正交耦合器,其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
四个移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四个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口相连;
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其输入端与移相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沿x轴对称放置;
天线阵列,与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的输出端相连;
利用所述正交耦合器和移相器在y方向上提供固定的相邻输出端口间相位差,同时利用所述两个一维4×4Butler矩阵在x方向上提供固定的相邻输出端口间相位差,实现两个维度上的波束形成网络,天线阵列用于在不同输入端口的激励下得到不同指向的波束,实现波束扫描。
进一步,所述一维4×4Butler矩阵包括:
两个一级正交耦合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器的输出端相连;
一级交叉结,其输入端与两个一级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相连;
两个45°移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级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相连;
两个二级正交耦合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45°移相器的输出端相连,与一级交叉结的输出端相连;
两个0°移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两个二级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天线阵列的输入端相连;
二级交叉结,其输入端与两个二级正交耦合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天线阵列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互连转接结构,用于将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输入所述四个正交耦合器的八个输入端口;
所述互连转接结构包括:
第一铜基微同轴线,其内导体的其输出端与所述正交耦合器的输入端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9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