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59422.1 | 申请日: | 202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严钱军;朱秀玲;汪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禾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46 | 代理人: | 胡开春 |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条 灯丝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部安装有缠绕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面且位于矩形块一侧安装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一侧安装有下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下部安装有错位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面且位于送料组件一侧安装有剪断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顶面设置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块,所述第一T型块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发明通过缠绕组件、送料组件、下料组件、错位组件和剪断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灯丝缠绕、下料和送料实现了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灯丝,灯泡或电子管内耐高温的金属丝,多为细钨丝,也有用铱或者它们的合金,通电时能直接发光、发热,或者放射电子、紫外线、形成高能电场或产生高能射线等激发荧光物质、稀有气体或形成等离子体等,产生各种颜色可见光。最早的白炽灯丝由爱迪生试验发明。通电后,将电能转换成内能再转换成光能的纯电阻用电器,主要是转换成光能。
传统的灯丝在加工时,工作人员先将钨丝的一端固定在绕丝设备上,然后工作人员将一手握住钨丝,另一只手将转动绕丝设备中的缠绕杆,待缠绕杆进行转动时,这时工作人员将缓慢放松钨丝,使得钨丝缠绕在缠绕杆上,待钨丝呈卷状钨丝时,这时工作人员即可将卷状钨丝的一端进行剪断,剪断后,工作人员即可将缠绕杆上成型后的卷状钨丝进行取下,即可完成了对钨丝的加工成型,但是,该种的加工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的同时,使得钨丝在成卷时,容易出现灯丝螺距的均匀性不好,导致了灯丝长度的精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条细灯丝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部安装有缠绕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面且位于矩形块一侧安装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一侧安装有下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下部安装有错位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面且位于送料组件一侧安装有剪断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所述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顶面设置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块,所述第一T型块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且靠近伺服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螺纹杆外表面且位于驱动齿轮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一端与安装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设置有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块、第一夹持块和延伸块,所述安装板顶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料块,所述送料块一侧设置有送料槽,所述螺纹杆一端贯穿送料块且与送料槽内腔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且位于贯穿孔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且位于贯穿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动杆,所述气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组件包括转筒,所述矩形块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一侧设置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腔滑动连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杆,所述缠绕杆一端贯穿转筒且与转筒内腔滑动连接,所述转筒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穿丝孔、第一阻尼杆和U型夹持块,所述转筒的另一侧设置有穿丝孔,所述方形孔内腔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所述第一阻尼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方形块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夹持块,所述U型夹持块一端与压板一端相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9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