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6457.X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梅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保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6F18/213;G06F18/24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35 | 代理人: | 张常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恶劣 环境 特种 电缆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智能检测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其通过采集多个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的温度和外部环境的温度,计算其温差和温差变化率,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温差和温差变化率中的特征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反映特种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判断该特种电缆的耐热性是否符合标准。这样,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特种电缆的耐热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处理措施,防止不达标的特种电缆流入市场,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检测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背景
特种电缆是一系列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产品,相对于量大面广的普通电线电缆而言,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可以耐高温,耐酸碱,防白蚁,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特种电缆通常在导体外设置绝缘层、护套层和屏蔽层以达到保护电缆内部结构和屏蔽外界干扰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是耐高温特种电缆,其在导体外设置了耐高温层,以提高电缆的耐高温能力。
由于耐高温特种电缆通常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电机、建设等领域,一旦损毁将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在应用前,对特种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进行检测尤为重要。
因此,期待一种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其通过采集多个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的温度和外部环境的温度,计算其温差和温差变化率,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温差和温差变化率中的特征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反映特种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判断该特种电缆的耐热性是否符合标准。这样,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特种电缆的耐热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处理措施,防止不达标的特种电缆流入市场,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其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的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
温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的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值和差值变化率以得到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度差和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差变化率;
温度差时序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度差通过第一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以得到多尺度温差特征向量;
温度差变化率时序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差变化率通过第二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以得到多尺度温差变化特征向量;
关联模块,用于对所述多尺度温差特征向量和所述多尺度温差变化特征向量进行特征值关联强化以得到关联特征矩阵;
关联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关联特征矩阵通过作为过滤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分类特征向量;以及
管理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类特征向量通过分类器以得到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表示该特种电缆的耐热性是否符合标准。
在上述的恶劣环境用特种电缆的检测系统中,所述温度差时序特征提取模块,包括:
第一尺度温度差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度差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温差输入向量后输入所述第一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的第一卷积层以得到第一尺度温差特征向量,其中,所述第一卷积层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一维卷积核;
第二尺度温度差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预定时间点的耐高温层内外的温度差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温差输入向量后输入所述第一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的第二卷积层以得到第二尺度温差特征向量,其中,所述第二卷积层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一维卷积核,所述第一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长度;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保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保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6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