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4441.5 | 申请日: | 202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怡;周霞;陈娟;邓超;尹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王琼琦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固化 稳定剂 修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巯基修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海藻酸、纳米零价铁,所述海藻酸、纳米零价铁负载于所述巯基修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上,本发明所制备的固化稳定剂对于Cr、Hg、Pb等重金属元素都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通过将Cr、Hg、Pb等重金属元素固定在固化稳定剂表面,实现了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固化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污染土壤是指受到腐蚀性介质作用,改变了原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土体。按照污染物类别可以分为重金属污染土和有机物污染土两大类。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场地搬迁、城市垃圾、污水灌溉、大气中沉降以及废弃物的不当处置等。重金属污染将导致土壤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同时还能抑制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使作物减产,此外,重金属还可通过食物链传导转移,最终在人体内富集造成慢性毒害作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较多,主要包括土壤淋洗法、生物修复、阻隔填埋和固化稳定化,其中,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指通过强制拌合固化稳定剂与污染土,利用固化稳定剂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低渗透系数的固化体或将污染物转化为稳定形态,进而降低污染物迁移性和溶解度的特性。常见的固化稳定剂包括无机稳定剂如水泥、黏土、沸石等,有机稳定剂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了纳米零价铁对土壤有机和重金属污染有明显的固定、修复效果,但由于纳米零价铁较强磁性和反应活性,导致易发生团聚现象,影响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包括巯基修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海藻酸、纳米零价铁。
进一步地,所述海藻酸、纳米零价铁负载于所述巯基修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上。
进一步地,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可溶性二价金属盐、可溶性三价金属盐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再加入环氧丙烷和聚丙烯酸,充分搅拌后,40-50℃凝胶化,凝胶化完成后老化12-24h,再于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经干燥、焙烧即可得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
S2: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海藻酸溶于水中,再加入氯化铁和乙醇,充分搅拌后,加入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超声振荡使其均匀分散,再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继续反应30-60min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凝胶负载海藻酸-纳米零价铁;
S3:将所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负载海藻酸-纳米零价铁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使其均匀分散,用稀盐酸调节体系pH至3.00-4.00,再加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60℃搅拌反应5-10h,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二价金属盐为硝酸钙、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铜或硝酸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可溶性三价金属盐为硝酸钴、硝酸铝或硝酸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二价金属盐、可溶性三价金属盐的摩尔比为2:1。
进一步地,焙烧时先一次升温至350-400℃保温1-2h,再二次升温至600-650℃保温3-5h,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升温的速率为1-5℃/ min,所述二次升温的速率为0.5-2℃/min。
进一步地,所述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5mol/L。
进一步地,所述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用量为所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凝胶负载海藻酸-纳米零价铁质量的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4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