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8898.5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艳;李世平;谢丹平;付建平;丁紫荣;贾文超;韩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8/243 | 分类号: | G06F18/243;G06F18/2135;G06F1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常利敏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nmf 模型 二噁英 来源 解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源排放二噁英浓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样本数据;
S2、分析不同排放源二噁英特征的关联性,得到影响二噁英来源识别的特征变量;
S3、基于样本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二噁英来源识别模型;
S4、获取环境介质中二噁英浓度数据,利用NMF对环境介质中二噁英来源进行定量解析;
S5、构建判别模型,将NMF解析结果输入到判别模型中,得到识别出的真实数据;
S6、将真实数据输入到二噁英来源识别模型中,获得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各个来源是否为已知来源,结合NMF源解析中的权重矩阵获得二噁英各来源的贡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影响二噁英来源识别的特征变量有18个,具体为:2,3,7,8-TCDF、1,2,3,7,8-PeCDF、2,3,4,7,8-PeCDF、1,2,3,4,7,8-HxCDF、1,2,3,6,7,8-HxCDF、2,3,4,6,7,8-HxCDF、1,2,3,7,8,9-HxCDF、1,2,3,4,6,7,8-HpCDF、1,2,3,4,7,8,9-HpCDF、OCDF、2,3,7,8-TCDD、1,2,3,7,8-PeCDD、1,2,3,4,7,8-HxCDD、1,2,3,6,7,8-HxCDD、1,2,3,7,8,9-HxCDD、1,2,3,4,6,7,8-HpCDD、OCDD、PCDFs/PCDD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通过自助法重采样技术,从原始训练样本数据集N中有放回地重复随机抽取k个样本数据生成新的训练样本集合,然后根据自助样本数据集生成k个分类树组成随机森林,新数据的分类结果按分类树投票多少形成的分数而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获取环境介质中二噁英浓度数据;
S4-2、应用NMF模型将受体二噁英组分浓度矩阵因子化,分解为一个非负因子矩阵W和一个非负因子矩阵H,初始化矩阵W和矩阵H,采用非负双奇异值分解初始化方法对矩阵进行初始赋值,通过欧式距离的Frobenius范数来最小化目标函数;
S4-3、设置迭代次数上限和误差阈值,采用坐标下降算法优化算法;
S4-4、按照公式:
依次迭代矩阵W和矩阵H,当两次目标函数差小于10-4时停止迭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NMF模型的二噁英来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构建随机噪声生成器,生成随机噪声矩阵并将每条数据随机标记为0.7~1,该数据为二噁英假数据;
S5-2、将每条多源排放二噁英大数据随机标注为0~0.3,该数据为二噁英真数据;
S5-3、组合并随机打乱随机噪声矩阵和多源排放二噁英大数据;
S5-4、构建并训练判别网络,得到可以区分真实二噁英数据和随机假数据的判别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88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解蒽醌染料的微生物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电梯控制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