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545872.5 | 申请日: | 202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奔;范琦;王顺亮;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08 | 分类号: | H04L43/08;H04L43/0894;H04L49/00;H04L49/9057;H04Q9/00;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44 | 代理人: | 刘冀 |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程 传输 遥测 应用 数据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与卫星遥测系统,包括: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从而达到了既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虚拟信道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遥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包遥测技术是普遍应用于卫星的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分包遥测的方式,卫星可以将各个应用过程的数据经由传送层发送至地面系统。在分包遥测过程中,各个应用过程根据待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生成相应的源包,然后不同应用过程的源包经多路化转换成虚拟信道上的遥测传送帧,然后卫星将虚拟信道组成主信道,并将主信道的数据流通过物理信道传输至地面系统。
图1示出了现有的卫星系统中的多个应用过程APP_0~APP_n向地面系统中的多个信宿过程SINK_0~SINK_n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层次结构。参考图1所示,卫星系统中的多个应用过程APP_0~APP_n生成多个源包。然后,卫星系统中的计算设备根据多个源包,生成适于虚拟信道0~虚拟信道m传输的遥测传送帧。然后,卫星系统中的与多个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0~虚拟信道m传输至主信道。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由于卫星遥测系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时,事先并不知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即使卫星遥测系统能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也不能保证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
公开号为CN114142907A,名称为一种通信终端管设备的信道筛选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地面基站的无线射频信道信号;基于原始卫星各自数据任务对地面基站的虚拟分区,进行虚拟信道传输矩阵映射,获得信源编码矩阵和信道编码矩阵;基于此,以无线射频信道信号传输容量的模小于虚拟分区最大接收功率和无线射频信道信号的信噪比强度最小为条件;实现虚拟分区的动态筛选和信道初筛;根据动态参数获得排列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与其他终端组合,实现信道精筛。
公开号为CN114079554A,名称为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根据资源单元映射类型确定虚拟信道,虚拟信道包括第一类信道和第二类信道中的至少之一;根据虚拟信道与带宽范围内的每个资源块的映射关系,将虚拟信道的数据映射至对应的资源块中进行传输,其中,每个资源块包括设定数量的资源单元。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5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镁锰彩铝板表面刷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碳基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