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5846.2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喜平;梁琛;董晓阳;李亚昕;李威武;杨军亭;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18;H02J3/48;H02J3/4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新能源 接入 电力系统 多目标 无功 优化 方法 装置 | ||
1.考虑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基于拓扑结构和运行特性的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模型、光伏单元功率模型,根据所述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模型、光伏单元功率模型得到电力系统模型;
步骤2、根据所述电力系统模型建立含新能源的电力系统模型;
步骤3、利用所述含新能源的电力系统模型对含新能源的电力系统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功率模型包括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功率PWT,T和无功输出功率QWT,T;
PWT,T=(1-w)PWT,s,QWT,T≈QWT,s;
式中,w为DFIG的转差率;
风电机组在定子侧的输出功率约束为:
上式中,PWT,s、QWT,s分别为风电机组在定子侧的有功输出功率、无功输出功率,UWT,s、IWT,s分别为风电机组定子侧的电压、电流,XWT,s、XWT,m分别为风电机组定子侧的漏抗、励磁电抗,IWT,R为风电机组转子侧的整流器电流;
风电机组的无功输出功率表示为:
Qk1-Qk2≤QWT,T≤Qk1+Qk2;
式中,IWT,R,max表示转子侧的最大整流器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光伏单元功率模型如下:
光伏单元的并网功率表达式为:
上式中,kPV为光伏逆变器调制比,用于约束光伏单元输出电压,其取值通常在0~1,UPV和UPCC为光伏单元及其并网点的电压幅值,GPV、BPV为光伏单元的等效电导、电纳,θPV表示光伏单元的相位角,θPCC表示并网点的相位角;
光伏单元的并网功率约束为:
上式中,PPCC为并网点的有功输出功率,QPCC为并网点的无功输出功率,ZPV代表光伏单元等效阻抗的模值,θZ代表光伏单元等效阻抗的相角,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力系统模型为:
式中,Ui和θi分别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和相角;Pi和Qi分别为节点i的净注入有功和无功功率;PG,i和QG,i分别为节点i处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输出;PL,i和QL,i分别为节点i处的有功和无功负荷;PPV,i和QPV,i分别为节点i处光伏单元的有功和无功输出;PWT,i和QWT,i分别为节点i处风电机组的有功和无功输出;Gii和Bii分别为节点i和j之间的电导和电纳;Pii和Qii分别为节点i和j之间的传输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58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