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37703.7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韦性强;王晓明;张磊;牛旭红;杨浩田;徐强;朱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40 | 分类号: | H01M50/40;H01M50/403;H01M50/449;H01M50/4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隔膜多孔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多孔基材的一面或两面的耐热涂层,所述耐热涂层含有耐热性聚合物颗粒、无机填料和辅助粘合剂,所述耐热性聚合物颗粒含有平均粒径为10nm~200n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s+40℃以上的耐热性树脂。本发明的耐热涂层采用了耐热性聚合物颗粒和无机填料的混合涂覆,他们之间相互粘结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复合隔膜的破膜温度大于200℃,提高了电池安全性能,可以达到油性涂覆膜的性能水平,并且涂层和基膜结合力更高,对电解液润湿性更好。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申请是申请日为2022年12月28日,申请号为202211691982.4,发明名称为“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隔膜一般会涂覆陶瓷涂层,但陶瓷涂覆隔膜和极片基本无粘接力,电池在充电及放电期间,正电极及负电极会反复收缩及膨胀,导致电池隔膜和极片的分离,引发电池性能及稳定性等问题。针对传统隔膜的缺陷,研究者们通过在陶瓷涂覆层上涂胶使隔膜和极片具有一定的粘接力,从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但工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同时开发了有机-无机(陶瓷)混合涂覆复合隔膜,但此类隔膜热收缩性能相较于全陶瓷涂覆隔膜会变得很差。油性涂覆膜安全性高,但是其成本高,污染环境。
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日益重视,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正在逐步扩展和逐渐成熟。作为一种能源载体,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评价一款锂离子电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隔膜是锂电池中重要的、能够起到关键保护作用、极大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组成部件。相较于传统的聚烯烃隔膜及其衍生的无机、有机涂层隔膜,芳纶涂层隔膜具有抗氧化、耐酸碱、阻燃、耐摩擦、抗撕裂等优点,热机械强度远高于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种类隔膜。然而,现有的芳纶涂层隔膜的制备工艺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和萃取等操作,溶剂废液和萃取液带来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同时使得产品成本很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时有发生的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又令人唏嘘。其中,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不提供能量,但对电池安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隔膜将电池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短路,并且可以提供锂离子传输通道并隔绝电子传输。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对隔膜有着更高的要求。
聚烯烃隔膜因其低成本、拉伸性能好,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但是单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隔膜耐高温性能差,在120℃以上会发生软化收缩变形,会造成电池短路,并且循环过程中产生的锂枝晶刺破隔膜后也会造成短路,严重时会发生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单层聚烯烃隔膜无法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服役。
现有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将聚烯烃膜作为基膜,在其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的无机陶瓷涂层,形成复合结构的隔膜,常见的无机颗粒有氧化铝(Al2O3),氧化硅(SiO2),氧化锆(ZrO2)、勃姆石等,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提升隔膜的耐高温和亲液润湿性能,但是陶瓷颗粒与基材之间结合性能差,容易从涂层脱落,而通过粘结剂增加结合力又会造成隔膜孔道堵塞透气性差。另一种方法是在聚烯烃隔膜表面涂布一层耐高温的有机PVDF涂层,由于PVDF是憎水性聚合物,因此PVDF涂覆工艺主要是油性涂覆。但采用油性涂覆工艺需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大而且成本很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7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