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二氧化碳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37129.5 | 申请日: | 2023-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李云飞;王授穿;王磊;邱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88 | 代理人: | 张伟洋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二氧化碳 地层 水中 溶解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定二氧化碳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O2供给装置、反应装置、取样器(8)和核磁共振仪(9);
CO2供给装置与反应装置连接,CO2供给装置用于向反应装置加入CO2,反应装置用于制备溶解达到平衡的CO2-地层水溶液;取样器(8)与反应装置连接,用于对反应装置的CO2-地层水溶液取样,核磁共振仪(9)用于检测取样器(8)中的CO2-地层水溶液的扩散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2供给装置包括CO2钢瓶(1)和高压泵(2),所述CO2钢瓶(1)与高压泵(2)连接,在CO2钢瓶(1)与高压泵(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高压泵(2)与反应装置连接,在高压泵(2)和反应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阀门,CO2钢瓶(1)内的CO2通过高压泵(2)输送至反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包括PVT反应筒(4),PVT反应筒(4)设置有真空泵(6)、循环泵(7)、搅拌器(5)和恒温箱(3);真空泵(6)与PVT反应筒(4)和循环泵(7)连接,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循环泵(7)还与取样器(8)连接,在循环泵(7)和取样器(8)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通过循环泵(7)使PVT反应筒(4)和取样器(8)内部液体循环;搅拌器(5)用于对PVT反应筒(4)内液体搅拌;恒温箱(3)位于PVT反应筒(4)外,恒温箱(3)用于对PVT反应筒(4)保持恒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8)放置于核磁共振仪(9)内,所述取样器(8)还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通过循环加热装置对取样器(8)内的液体循环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CO2供给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连接管路上、反应装置和取样器(8)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6.一种测定二氧化碳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溶解度关于扩散系数的标准曲线:制备T℃、P MPa溶解达到平衡的CO2-地层水溶液,利用核磁共振仪(9)检测CO2-地层水溶液的扩散系数,记录恒定的扩散系数值;根据不同溶解度的CO2-地层水溶液的检测的扩散系数,绘制溶解度关于扩散系数的标准曲线;
(2)以溶有二氧化碳的地层水为待检样品,制备T℃、P MPa溶解达到平衡的CO2-地层水溶液,利用核磁共振仪(9)检测其在不同时间的的扩散系数,根据扩散系数及步骤(1)制作的标准曲线,计算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T℃的范围在30-80℃;P MPa的范围在3-30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查装置气密性和抽真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装置测定二氧化碳在地层水中溶解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溶解度关于扩散系数的标准曲线:向反应装置内注入地层水,调整温度为T℃,注入CO2同时维持压力P MPa,搅拌、循环,静置,至溶液内的溶解达到平衡,得到CO2-地层水溶液;将反应装置中的CO2-地层水溶液循环至取样器(8)中,利用核磁共振仪(9)检测CO2-地层水溶液的扩散系数,记录恒定的扩散系数值;通过若干次加入CO2,检测并记录已知溶解度下的扩散系数,绘制溶解度关于扩散系数的标准曲线;
(2)测量CO2在地层中的溶解度:向反应装置内注入模拟地层水,调整温度为T℃,注入过量CO2气体,同时维持压力P MPa,搅拌、循环,静置,至溶液内的溶解达到平衡,得到CO2-地层水溶液,将反应装置中的CO2-地层水溶液循环至取样器(8)中,利用核磁共振仪(9)检测不同时间的CO2-地层水溶液的扩散系数,根据扩散系数和步骤(1)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出 T℃、P MPa条件下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71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用于打印机碳粉生产的竖式磨粉机
- 下一篇:一种隧道顶部洒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