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0922.2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刘建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5 | 分类号: | G06F18/25;G06F3/01;G06V40/16;G06V40/18 |
代理公司: | 广东柏权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98 | 代理人: | 陈燕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现实 仿真 采集 情绪 分级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包括: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虚拟现实仿真演示,并在虚拟现实仿真演示过程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获取待识别人员在虚拟现实仿真演示过程中的眼部变化、嘴部表情变化和脑电波变化;针对到眼部采集信息、嘴部采集信息和脑电波采集信息分别进行眼球参数分析、表情变化分析和电波纹路分析,得到第一采集分析结果、第二采集分析结果和第三采集分析结果;根据第一采集分析结果、第二采集分析结果和第三采集分析结果确定情绪等级,得到情绪分级识别结果。本发明从眼部、嘴部以及脑电波三个方面全面分析被识别人员的情绪,从而提高情绪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情绪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能够反映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对于不同情绪状态进行有效识别在远程教育、医疗、智能系统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根据嫌疑人的情绪变化进行犯罪心理学研究,根据情绪变化来辨别人是否说谎,等等,但是目前针对情绪进行识别时往往采集的情绪不全面,只能发现明显的情绪,微小情绪变化往往非常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情绪识别不准确,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及系统,从眼部、嘴部以及脑电波三个方面全面分析被识别人员的情绪,从而提高情绪识别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仿真采集的情绪分级识别方法,包括:
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虚拟现实仿真演示,并在虚拟现实仿真演示过程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获取待识别人员在虚拟现实仿真演示过程中的眼部变化、嘴部表情变化和脑电波变化,得到眼部采集信息、嘴部采集信息和脑电波采集信息;
针对到眼部采集信息、嘴部采集信息和脑电波采集信息分别进行眼球参数分析、表情变化分析和电波纹路分析,得到第一采集分析结果、第二采集分析结果和第三采集分析结果;
根据第一采集分析结果、第二采集分析结果和第三采集分析结果确定情绪等级,得到情绪分级识别结果。
优选地,所述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虚拟现实仿真演示时,采用虚拟现实设备营造仿真环境,将虚拟现实设备佩戴到待识别人员头部,并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与待识别人员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感应数据进行佩戴检测,当接触面积达到第一阈值且接触感应数据达到第二阈值时,待识别人员佩戴完成,否则针对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头顶带伸缩调节,直至接触面积达到第一阈值且接触感应数据达到第二阈值。
优选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一采集辅佐模块、第二采集模块、第二采集辅佐模块和第三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用第一图像摄像装置针对待识别人员的眼睛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一采集辅佐模块利用补光灯在第一采集模块采用第一图像摄像装置针对待识别人员的眼睛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进行补光;所述第二采集模块采用第二图像摄像装置针对待识别人员的嘴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二采集辅佐模块利用补光灯在第二采集模块采用第二图像摄像装置针对待识别人员的嘴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进行灯光调整;所述第三采集模块分布多个采集点针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脑电波信号采集。
优选地,所述第三采集模块在确定采集点时针对待检测人员进行头部分析,确定头部关键位置,并在头部关键位置上布置电极,所述头部关键位置包括:脸颊、额头、头顶和左右耳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0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