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528357.6 申请日: 2023-05-10
公开(公告)号: CN116570551A 公开(公告)日: 2023-08-11
发明(设计)人: 蔡萌萌;张丽;朱悦;耿婷;李澄琦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9/06;A61K47/44;A61K47/12;A61K47/14;A61K47/18;A61K47/28;A61K36/282;A61K36/532;A61K36/28;A61K36/195;A61K36/315;A61K36/355;A61K3
代理公司: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代理人: 范文琦
地址: 21000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打印 草药 凝胶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其按质量百分计,所述的组合物包括:草药粉8‑60%;萃提性凝胶剂38‑91.9%;稳定剂0.1‑2%;其中,所述萃提性凝胶剂为非水溶性凝胶剂。制备步骤为:将草药材用粉碎机粉碎、过筛40目以上筛网,得草药粉;将萃提性凝胶剂加热至高于熔点以上5‑20℃区间,加入草药粉和稳定剂,充分混匀至无肉眼可视颗粒或块状物,凝胶中草药粉粒径缩小50%以上,冷却至室温,即得适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剂学、3D打印及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凝胶是一类含有两组分或两组分以上的包含液体的半固体胶冻和其干燥体系(干凝胶)的大分子网络体系的通称。《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中定义了凝胶剂:“凝胶剂是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常见凝胶基质一般由水与甘油、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海藻酸盐、果胶、明胶、黄原胶、琼脂、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醇等水溶或水溶胀型物质混合而成。在现代药学中以凝胶为基质的缓释、控释剂型,如胃滞留控释系统、凝胶骨架片、外用凝胶剂等得到了全面的研究,适用于凝胶给药系统的药物可以从口腔、鼻腔、眼粘膜、消化道粘膜、阴道、直肠、皮肤等多种途径给药[中成药,2003,25(4):328]。低纤维含量的水果浆料也可与食品胶制成复合水凝胶以用于食品3D打印[现代食品科技,2020,36(8):202]。

草药(草本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类物质,中成药制剂一般先将其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再进行制剂加工。中国专利CN110075080A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的3D打印速溶片,先将中药有效成分以水提取为浸膏、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为粉剂,再与山梨醇、棉籽糖、聚维酮粘合剂和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等混合制粒为3D打印药剂材料。该类工艺过程冗长,且只利用了中药材中少量的水溶性分子,而大量的非水溶性和大分子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精油、糖甙、蛋白质和纤维素类等,均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造成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因此,草药粉的直接3D打印则成为3D中药药剂学的挑战,其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则是植物性草药粉体的高密度纤维网络中普遍含有大量的水溶解和水溶胀性物质,如小分子药物、淀粉、多糖、木质素、单宁等,使用含水量高的常规凝胶剂,很容易使草药粉体颗粒团聚或溶胀[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23(2):199],甚至事先粉碎至微米级的草药粉也会溶胀至毫米级,如用于3D打印墨水配方中,极易造成打印头的堵塞[Small,2020,16(31):1907212]。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草药温敏凝胶组合物,按质量百分计,所述的组合物包括:

草药粉          8-60%;

萃提性凝胶剂    38-91.9%;

稳定剂          0.1-2%;

其中,所述萃提性凝胶剂为非水溶性凝胶剂。

所述草药粉的粒径为100-500μm的草药粉。

所述草药粉包括艾叶粉、藿香粉、佩兰粉、青蒿粉、板蓝根粉、金银花粉、连翘粉、野菊花粉、蒲公英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萃提性凝胶剂包括蜂蜡、棕榈蜡、米糠蜡、脂肪酸、脂肪酸甘油酯、神经酰胺、月桂酰二乙醇胺、谷甾醇、谷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稳定剂包括生育酚乙酸酯、维生素C、维生素E、特丁基对苯二酚、丁基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8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